漢十高鐵隨州段建設加速推進,目前已開始箱梁架設。 (本報記者 徐斌 通訊員 劉安國 攝) 隨州網訊 本報記者 劉詩詩 《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長江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 隨州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發展機遇。一個脫胎換骨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將從這里崛起;一個充滿希望的鄂北門戶城市,將從這里起飛。 大別山區振興藍圖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2015年6月,《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下稱《規劃》)獲批,隨州全域納入,標志著我市首次真正意義上列入國家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市發改委黨組書記萬明說:“大別山區振興藍圖給隨州帶來最前沿的發展思路和配套扶持政策及項目、資金等紅利。” 《規劃》中提到或涉及隨州的有30多處,指出要大力培育壯大信陽、黃岡、六安、駐馬店、隨州、安慶、麻城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對隨州城市定位為“湖北省北部門戶城市,農產品加工、光伏、物流產業基地,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并明確提出依托武漢——隨州——十堰汽車工業走廊發展隨 (州)孝(感)武(漢)組團,進一步提升專用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壯大農林產品加工、紡織服裝、糧油機械、倉儲物流和生態文化旅游等產業,重點實施隨州市新四軍第五師舊址群紅色旅游區、隨州大洪山生態旅游區、隨州炎帝神農故里歷史文化旅游區、隨州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廣水市金雞河水庫、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等項目建設。 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等13個省直部門均給予項目和資金傾斜,到位各類專項資金超過3億元。我市也制定相關實施方案,重點聚焦扶貧攻堅、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生態環境建設、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等方面,制定《大別山革命老區建設項目庫》,入庫項目總數2351個,總投資2.1萬億元,體現隨州作為。 將隨州全域納入大別山區振興藍圖,為我市扶貧攻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按照中央“確保到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總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扶貧攻堅“五年任務,三年完成”,確保2018年如期脫貧“摘帽”,在全省和大別山革命老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市將光伏發電項目作為扶貧攻堅的有效抓手,在126個建檔立卡重點貧困村及42個經濟薄弱村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借太陽光,圓脫貧夢。按每個項目每年發電5萬千瓦時測算,可為村集體帶來6萬元以上經濟收入。隨縣尚市鎮太山村村民杜本娥說:“光伏電站可是我們村的聚寶盆!”今年9月初,隨州捧回國家開發銀行在全國開出的光伏產業扶貧“第一大單”,該項目總投資23億元,其中國開行融資18.9億元,可為隨州6.5萬貧困戶“造血”扶貧。 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新作為 長江經濟帶覆蓋11個省市,110個大中城市。在長江經濟帶城市群里,隨州是城市間互利合作的積極參與者,也是區域協同發展的受益者和貢獻者。尤其以專汽和汽車零部件為代表的汽車機械產業,以香菇、茶葉為代表的食品工業,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冶金建材、醫藥化工、電子信息等六大支柱產業,在長江經濟帶城市間優勢互補,共生共榮,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8月30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研究院等共同完成的“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能力指數(2016)研究報告”(下稱“報告”)發布,隨州名列第43位,在湖北省上榜城市中排名第四,僅次于武漢、襄陽、宜昌。 納入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戰略給我市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自2007年被授予“中國專用汽車之都”以來,隨州政府和企業,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和務實的行動,擦亮這張名片,維護這塊招牌。隨州的專汽及汽車零部件產業,與長江經濟帶兄弟城市相關產業緊密地連在一起,互利合作共進步。如今,隨州近200家專汽企業成長壯大,已形成年產專用車20萬輛、底盤10萬輛、車身10萬臺、車輪1000萬套、鑄造件100萬噸的生產能力,年產值近400億元。隨州香菇素有“買全國賣世界”之說,每年吐納長江經濟帶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地香菇過萬噸,沿長江經東部沿海,走向亞太地區。 新的平臺之上,隨州的產業結構將進一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隨州將與長江經濟帶上的兄弟城市更緊密的創新合作、產業互動、協同發展,眾多“隨州產”、“隨州造”將走向長江經濟帶城市群,走向廣闊世界。 漢江、淮河生態經濟帶綠色發展新時代 今年3月,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被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為精準對接《湖北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總體規劃(2014-2025年)》,我市編制了相關實施方案,推動隨州市加快融入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 湖北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等指明了方向,給隨州帶來了新的機遇。目前,隨州實施方案入庫項目總數129個,估算總投資約3321.35億元。漢十高速鐵路隨州段、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配套建設、中國編鐘音樂文化創意產業園、大洪山生態保護及旅游開發、國家文物保護大遺址片區建設等一大批項目將給隨州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10月,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編制啟動,計劃通過建設淮河流域生態經濟帶,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和生態環保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中東部地區協調發展的示范區。我市向省發改委請示,懇請支持隨州全境納入淮河流域生態經濟帶并轉報國家發改委,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審批處理中。 作為我省“武漢城市圈”與“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切點及“長江經濟帶”與“漢江生態經濟帶”的支點,納入國家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不僅可以為隨州提供良好的機遇和條件,帶動隨州連動發展,同時也能夠彌補長江中游城市群在湖北布點的遺缺,使隨州成為連接長江經濟帶、中原經濟區和泛長三角經濟區之間的“粘合劑”,促進形成中東部經濟互動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隨州納入淮河生態經濟帶并上升為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鄂北地區將迎來又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 目前,我市正搶抓戰略機遇,加快建設鄂北門戶城市、區域性中心城市。站在新的起點上,隨州的方向更加明確,步履更加堅定——明天的隨州,必將更加富裕更加美麗!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