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林洲 早上起床,拿起手機,從朋友圈里看到一篇關于《歇伏》的文章,讓我的眼前一下子浮現出過去用蒲扇搖風,再到用電風扇扇風,最后發展到現在在空調屋享受清涼的一幕幕情景。 記得那是上世紀70年代,在我隨南老家的村子里,為對付夏天的高溫,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把蒲扇。奶奶特別講究,也十分注重蒲扇的壽命,總愛把蒲扇的周邊用布條進行包邊縫制好,在扇把的最尾部鉆一個小孔,用納鞋底的棉線穿在里面,系上一個活扣,不用時就倒掛在墻壁上的釘子上。每次有客人來訪,奶奶一邊倒茶,一邊從墻壁上取下蒲扇供客人搖風納涼。但那時,左鄰右舍什么都可以借,唯獨沒有借蒲扇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六月天氣熱,扇子不借客,若是你要借,你熱我也熱”的道理。 一到晚上,吃罷晚飯,村子里的左鄰右舍都會把涼床或曬筐搬到稻場上,習慣性地手拿蒲扇,坐在涼床上或曬筐里,一邊搖風納涼,一邊有說有笑地談著家長里短。而我們這幫孩子們,不是擠在爺爺奶奶或父母懷里,借著蒲扇搖來的風,聽他們講故事,就是仰望天空數星星,有時干脆拿著燃燒的麻稈,到處亂晃尋找螢火蟲。還有那些年輕的小伙子,總愛趿上拖鞋,光著膀子,肩搭毛巾,吆五喝六地來到村頭的小橋上,一邊借著水風,用毛巾擦汗,一邊聽潺潺溪流,天南海北地閑侃,直到十點多鐘,天涼些了,才紛紛離開,各自回家睡覺。 記得1983年暑假的一天,天氣十分炎熱,我隨母親去十里開外的古城畈趕集,一路走來,不說累,光熱得就夠嗆,頭發能擰出水來,母親一邊幫我擦汗,一邊帶我來到一家李姓的理發店理發。理完發,母親領我到街北頭,進了供銷社的大門,此時,一陣緊似一陣的風從頭頂上吹過,讓人覺得簡直清涼又舒爽。我抬起頭才看到,房頂上安著一個吊扇,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電風扇。我想:怪不得人們都在供銷社里面轉來轉去,舍不得走呢!我當時就對母親說:“等我長大了,也買幾個吊扇掛在屋里,讓爺爺奶奶和父母們享受享受。” 1990年,我參加了工作,結婚成了家,住進了單位安排的房子。我同妻子商量后,用兩人的工資分別為父母和自己家購買了落地電扇,它可以隨時移動,只要一插上電源,想到哪兒涼快就到哪兒涼快去。 2000年,我由鄉鎮來到了城里,經過夫妻倆的打拼,我們也買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裝修時,在聽取朋友、同事們的意見后,在每個房間里都安裝了空調,夏天可以送來涼風,冬天還能送熱風取暖。但我還是沒有忘記配備兩個落地扇,隨時應對所需。 如今,在炎熱的天氣里,每當我“窩”在空調屋里,泡上一杯綠茶,守著電腦或手機,隨意瀏覽,享受其安逸舒適時,總為國家的飛速發展、時代的不斷變遷感到驕傲和自豪。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