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助推高質量發展 ——“大洪山現象”對建設“專汽之都”帶來的思考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劉詩詩 隨州是“中國專汽之都”,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專汽產業已成為隨州第一大支柱產業。進入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隨州如何放大優勢,建設“專汽之都”?“大洪山現象”給出啟發和借鑒:用大格局、大視野塑造大品牌、匯聚大市場,用轉型升級推動專汽產業高質量發展。 做大規模做大平臺做大聲勢 市發改委主任 萬明 隨州作為“中國專用汽車之都”,要搶抓我國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新格局這個重大機遇,走轉型升級的路子,加快推動專汽裂變式發展,打造成神形兼備、名副其實的“專汽之都”。要做大規模,積極推動中航油機場地勤設備制造產業基地、三一重工機械工程制造基地、新興際華智能化工程車制造項目、東風集團年產5萬輛專用車底盤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在隨州落地建設,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年產整車30萬輛、年產新能源車6萬輛、年產鑄造件100萬噸的生產能力。要做大平臺,推動以專用汽車產業為重點創建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帶動我市專汽行業資源整合,實現專用汽車產業從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裂變,構建更加完善的專汽產業服務體系,建成專汽產業共建示范區、產業優化示范區、產業轉型示范區和開放合作示范區。要做大聲勢,積極爭取省政府支持,以省政府名義每年在隨州組織舉辦一次應急產業(專用汽車)博覽會或專用汽車高峰論壇,從省級層面幫助隨州引進企業和推薦產品,確立隨州在全國專汽行業的“盟主”地位。 下一步,市發改委將切實發揮職能作用,為專汽產業發展保駕護航營造更優的營商環境,以更優質的服務舉措推動專汽產業裂變式發展。全力搶抓“十四五”規劃關口機遇,申請將國家應急產業(專用車)示范基地納入國家和省級“十四五”規劃,積極爭取省發改委每年安排一定數額的省預算內項目資金支持我市專汽產業發展。 豐富品種提高品質擦亮品牌 市經信局局長 徐光喜 打造“專汽之都”,要深化、細化、實化專用汽車產業布局,堅持智能化、輕量化、高端化發展方向,豐富品種、提高品質、擦亮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推動隨州專用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裂變式發展,奮力實現千億元產業目標,做大做優做強專用汽車特色產業增長極。要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堅持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切實提高專用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協調推進,融合發展,把市場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堅持擴大開放,暢通循環,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深度融入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體系。 具體來說,要突破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把專用車做特、底盤做專、新能源做新、零部件做精。圍繞專汽及零部件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投資項目,制定實施穩鏈補鏈強鏈計劃,打通堵點、連接斷點,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著力引進一批、培養一批、盤活一批企業,著力壯大專用汽車產業“底盤”。按照軍工、消防、環保、新能源及零部件等分類別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充分發揮引領支撐作用。將重點項目建設作為專用汽車產業提檔升級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撐,全力建設應急裝備產業園等“六大產業園”、專用車會展中心等“四大中心”、汽車試驗場,培育新的增長點,增強專用汽車產業后勁。 提升能力素質打造“隱形冠軍” 隨州市汽車行業協會會長、重汽華威總經理陳勇 繼中國機械聯合會授予隨州市“中國專用汽車之都”稱號以來,專汽產業發展成為隨州市第一大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相繼獲得了8塊國家級金字招牌,行業地位進一步得到彰顯,成績來之不易。目前,隨州專汽企業與國內行業知名汽車企業相比,在管理能力、研發投入、自動化程度、制造工藝方面仍有距離。要加強與研發平臺的合作,借力武漢理工大、華科大和研發聯盟的技術、資源、人才和研發能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企業家要提升素質和能力,開闊視野和思維,學習先進的發展經營理念和模式,提升行業發展大局觀和長遠觀;深入學習行業新政策、新標準,加強產品質量,提升安全意識;鼓勵龍頭企業、特色企業、優質企業經驗分享,形成行業協同發展良好氛圍。 我市專汽行業規模大,經營模式多樣化,產品系列多,且同類化生產較多,需要政府、行業和企業的共同參與,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要加強監管體系建設,避免造成產品和公告同類化,引導企業差異化發展。政府要重點扶持“專、精、特、新、智”優質企業發展,培育“隱形冠軍”,支持企業參加專汽相關展會,支持行業標準建設。要加強行業自律,推動專汽產業健康發展,向更高質量邁進。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