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云 通訊員 張武冰 布谷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春晴。雨后放晴,記者走進隨縣萬和鎮各村灣,但見春耕備耕有序進行,田間地頭一派忙碌。萬和鎮是獼猴桃種植大鎮,種植歷史有30余年。該鎮牛程公路“獼猴桃走廊”經不斷扶持壯大,現已種植獼猴桃4000畝,今年計劃擴大規模至6000畝,培育增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品種。 走進沿線合河村,村民楊國超正在獼猴桃園鋤草。“去年種了10畝,今年準備種50畝,還準備建兩個冷庫,讓獼猴桃儲存的時間更長。”楊國超興致勃勃地說,“兒子在網上賣獼猴桃,去年村里的獼猴桃在12月份之前全部賣出,根本不愁賣。村里面有技術員,技術方面的問題不懂就問,不怕種不好。” 合河村村干部介紹,全村去年種了500畝獼猴桃,今年計劃擴大規模,目前已整理土地200畝,正在進行耕地起壟、栽樁、鋪設管道等工作。 該鎮厲合公路沿線的黃林樹村、郭家鄉村、九里灣村、車店村、走馬嶺村、峰山村等10個村,共種植普通蘭草約50萬盆、精品蘭草約5萬盆。開春天氣回暖,“蘭草走廊”也到了見收益的時候,一盆盆蘭草陸續銷往全國各地。 據介紹,今年該鎮計劃加強厲合公路蘭花產業觀光帶、蘭花交易博覽園建設,壯大蘭草種植規模至100萬盆。 忙著春耕備耕的,還有“香稻走廊”。雖然5月份香稻才開始種植,但萬和鎮東線12個村已摩拳擦掌,開始翻曬育苗土壤,積極整理土地、儲備肥料,計劃今年訂單種植隨州香稻1萬畝。該鎮香稻產業工作專班也深入到各香稻種植村,督促落實香稻種植訂單合同,協調育秧、播種、收儲等,確保做到統一供種、統一育秧、統一施肥、統一管理。 “今年我們準備加大獼猴桃、蘭草、香菇的網上銷售力度。”曾把香菇銷量賣到拼多多平臺第一的萬和青年吳帥說,本地的特色、綠色農產品銷售起來放心。 萬和鎮黨委書記王新介紹,“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萬和鎮堅持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將著力破解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瓶頸,提升獼猴桃、蘭草、香稻種植“三條走廊”種植規模和知名度,壯大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