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勝 “村里的民宿都住滿了。”3月30日,恩施市盛家壩鎮楓香河村第六屆鄉村休閑文化旅游云推介活動圓滿結束,當地村民賺得盆滿缽滿,高興地說。 活動吸引了300余名游客前來游玩,線上直播觀看達31.6萬余人次,近百萬人點贊。 借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東風,2018年開始,杭州市江干區政府、恩施市政府等四方聯動,共投入資金1000余萬元,在楓香河村打造了健康養身、避暑旅游、美術寫生等扶貧融合示范項目。政府負責道路、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新湖集團投入300萬元益貧基金,負責民居改造;杭州益橙負責產業基地建設;中國農大李小云團隊對全村進行整體設計。 到處有產業,隨處是景觀。目前,楓香河村已發展1000余畝藤茶、青錢柳,26家民宿,民宿、餐飲等綜合收入80余萬元,戶均增收可達2萬元以上。 去年以來,恩施州旅游扶貧帶動10多萬人直接就業,先后引進鄂旅投、省交投、省聯投、北京中誠信、江西旅游集團等知名企業開發旅游資源,形成了2個5A級、18個4A級的景區集群。 綠水青山成為脫貧的金山銀山。在秦巴山區的十堰武當山特區元和觀村,村民劉明建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當地農旅融合的扶貧政策,讓自己吃上了旅游飯。 武當山特區對33個村的民居進行民宿化改造,以前的危房改造后,貧困戶以房入股,既可以打工,也可以分紅。劉明建成為受益者之一,他所在的元和觀村30多家民宿改造完成,戶均增收1500元。 “不再從土里刨食,我的農家樂年收入超50萬元。”50多歲的神農架林區大九湖坪阡古鎮農家樂老板盧德焱說。幾年前,他家從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搬遷到坪阡古鎮開辦農家樂。如今,盧德焱一家早已擺脫貧困,步入小康。 2013年,為保護大九湖生態環境,當地將460余戶1400余名大九湖內的貧困村民搬遷至坪阡古鎮,搬遷后,大九湖的旅游品質得到大幅提升,游人越來越多,一批如盧德焱的貧困戶迅速走出貧困。 “吃上旅游飯,美景變‘錢’景。”神農架林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說,整個林區脫貧摘帽后,當地的老百姓更關心和愛護環境,大家明白,只有這樣,才能更長久地吃好旅游飯。 “不能讓村民守著美景過窮日子,我省的許多貧困村都在風景秀麗的地方,引入市場機制,將鄉村旅游資源資產化后,有效促進了脫貧攻堅。”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持續推進旅游扶貧工作,幾年來,我省持續出臺政策,支持旅行社、景區結對幫扶貧困地區,加大對古村落保護,對具備開發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免費進行旅游規劃、項目策劃、旅游商品研發、旅游服務提升和旅游營銷推廣,以帶動貧困戶增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辦農家樂創業的,每戶給創業補貼。 截至2020年底,通過文旅結合,將鄉村旅游資源資產化,全省直接帶動17.78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