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隨州市委統戰部退休干部 石磊 位于桐柏山區的隨州太白頂、新城、解河及萬和一帶,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厚重悠久。2020年,田王寨景區成功納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當年年底獲批國家4A級景區,山下新建紅二十五軍長征紀念館和隨縣紅軍紀念館,她記錄著一個個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記載著中國革命的艱難,體現了黨的初心使命。我的家鄉就位于桐柏山中的解河小鎮,距離太白頂、田王寨都只有十幾公里的山路,與戴家倉屋一河之隔。聽當地老人講,我的大爺與革命先烈高敬亭、陳少敏等關系非常好;我的姥爺張云高是紅二十八軍總指揮高敬亭的部下,還曾任新四軍青苔鄉鄉長。1939年9月高敬亭蒙難,我姥爺張云高在新四軍四支隊整編中被國民黨萬和區區長周伯勛逮捕,受盡折磨,通過多方營救,才保住了性命,但也從此離開了革命隊伍,常年病痛纏身,解放后不久病逝。 我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在60多年的風風雨雨里,受到了整風反右影響,經歷了文革的艱辛。是撥亂反正改變了我的命運,給我帶來了新生,改革開放使我過上幸福生活。 我的爺爺和父親都在新中國成立前參加了革命工作。爺爺在我記事時就去世了,父親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全家被下放農村勞動。我的小學總是讀讀停停,總共讀了不足3年時間。一年級我上了一星期的學,因為搬家就輟學了。在新的地方,由于沒有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書,老師叫我讀三年級。來了新同學后,老師又叫我把書交給新同學去讀四年級,當時我連進位加法都不會做。 在生產隊,由于父親不會農活,每天只能掙8個工分,糧食總是不夠吃,我們經常吃不飽。艱苦的環境,使我養成了吃苦耐勞和堅韌的性格。在初中學習期間,成績總在前幾名;學雷鋒做好事,班上的衛生幾乎被我全包了。但由于我是右派子女,入團、評三好學生都沒有我的份,后來連高中都沒讀成。環境也使我的性格變得孤僻,習慣于一個人在家看書學習。我16歲前就讀完了《毛澤東選集》四卷、《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第一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劉胡蘭》等百余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經典著作和各個時代的小說,樹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共產主義理想。 1979年,黨開始了撥亂反正,父親恢復了公職,我也參加了工作。我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大好時光,決心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報答黨和人民對我的恩情。從1980年開始,我給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每天學習不得少于6個小時。按照這個計劃,我堅持到了1998年,學完了高中和漢語言文學大專、本科的全部課程,獲得了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還參加了社會學大專和小說寫作函授學習,彌補了知識的欠缺。我撰寫文章千余篇300余萬字,有200多篇被各級報刊、電臺采用。90年代,我被推薦為隨州市政協委員,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使我夢想成真。 作為一名退休黨員干部,要做到退休不退志,永遠跟黨走。要聽從黨的召喚,服從組織安排,黨叫干啥就干啥。要牢記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動搖,忠實地捍衛黨的事業和真理,捍衛人民利益,堅持和努力踐行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為榜樣,在退休生活中為黨的事業作出新貢獻。永葆本色跟黨走,砥礪奮進新征程。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