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蝶變展新顏 ——走進曾都區府河鎮杜家沖村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云 通訊員 胡洪瑞 道路兩旁的綠植茂密蒼翠,紅色陶瓷釉瓦的房舍整齊連片,道路兩旁房屋墻面進行了統一包裝,兩口堰塘將藍天白云盡“收”懷中。7月15日,從曾都區府河鎮區沿府洛路(府河至洛陽)進入杜家沖村,美麗鄉村畫卷令人心曠神怡。杜家沖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28個自然灣。近年來,該村在人居環境上狠下功夫,與脫貧攻堅結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18年,杜家沖村聘請8名原建檔立卡貧困戶負責全村的保潔工作,既為他們增加一份收入,也管護了全村的環境衛生。該村引入現代管理模式,組織黨員群眾代表通過定期檢查或抽查等方式,檢查每位保潔員分管路段的保潔情況,再根據出勤量等綜合打分,獎優罰劣。 “這樣的績效考核和獎懲機制,大大提高了保潔員的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促進了村里環境衛生清潔干凈。”杜家沖村黨支部書記馮傳云說,“保潔員聘用期限為3年,到今年年底會根據保潔情況,結合職責、待遇、年齡等,再以‘招標’形式重新擇人上崗,保證公平公正。” 每家每戶門前都是水泥路,即使是只住有幾戶村民的小灣子也是如此。目前,杜家沖村村級公路總長達9.8公里。近年來通過整合多方資金,全村通組、通灣公路已全部硬化。 該村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礎上,不搞大拆大建,每年逐步推進改造,美化村民居住環境。7組廖家灣位于杜家沖村核心地段、府洛路邊,每到傍晚,村民習慣來此乘涼閑坐。2019年,該村集中力量對廖家灣環境進行綜合改造,對原泥濘難行的土路進行硬化、拆除廢棄已久的磚土房屋、對荒棄的堤堰清淤整治,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村里環境越來越好,家里老人住著越來越舒適,我們年輕人在外面工作也更放心了。”家住廖家灣的村民馮威說。 美麗鄉村,是全方位的建設。在垃圾處理和“廁所革命”方面,全村配備了28個鉤背式垃圾箱,每戶都配備有分類垃圾桶。從2017年起,村內先后建起4座公共廁所,140多戶村民用上水沖式廁所,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也隨之逐漸提高。 “下一步將整合各方資源,積極向上申請政策資金,爭取村里在外能人回鄉發展,大家齊心協力將杜家沖村建設得更美更好。”馮傳云謀劃著杜家沖村的未來。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