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賀曉利 通訊員 徐靈娣 一排排整齊有序的廊架在田地間延伸展開,一個個張開“嘴巴”的小精靈掛滿藤蔓間......10月14日,在大洪山風景名勝區東莊畈村,隨州悠度八月瓜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基地里呈現一片豐收喜人的景象。 八月瓜,堪稱“果界”小奇葩。不僅會變色,而且還會變身。每年八九月份開始成熟,十月前后采摘,待果實熟透時,會從棕綠變成醬紫,接著自個兒慢慢“炸開”,仿佛在炫耀著自己獨特的果肉。 “入口的時候就像是在吃冰淇淋,口感細膩,味道香甜,果肉當中還有不少瓜籽,也可以吃的,味道微苦,很有嚼勁,可以說是一口果肉,多種體驗。”該合作社負責人孫小輝介紹道,“自九月份開始,每逢周末,來基地參觀游玩、咨詢購買果實的絡繹不絕,基地儼然成為大洪山的一處網紅打卡點。” 然而,這樣的奇妙小果子,卻曾在大洪山的山林里“隱姓埋名”,直到4年前,孫曉輝和他的合作伙伴將它重新“喚醒”。 孫小輝家住大洪山下的東莊畈村,兒時經常呼朋喚友一起去山上摘八月瓜。多年來,孫小輝在外務工的同時,了解到八月瓜市場前景廣闊,遂萌發回鄉創業種植的想法。 說干就干,2018年,孫小輝和臨近的三里崗鎮的周明二人各自在所在的村成立了合作社,種下了大洪山區域第一批八月瓜。只是好景不長,2019年,一場大雨毫不留情地毀掉了百畝八月瓜種植基地。然而大雨并沒有澆滅兩位“85后”的執著。他們一邊請教專家,重新補苗,建排水系統;一邊咨詢同行、四處取經,慢慢地總結出了一套適合當地的種植經驗來,并種出了名堂。現在大洪山當地不少農戶也開始琢磨這個既熟悉、又新鮮的玩意,八月瓜種植在大洪山區域不斷擴大。 孫小輝介紹,自己的基地今年的種植面積將近200畝,畝產接近3000斤,畝平獲利7000元左右,預計明年畝產能達到4000斤左右。 對于今后的發展,孫小輝表示,將聯合其他合作社做大做強八月瓜種植產業,在目前售賣鮮果、制作成中藥材的基礎上,挖掘八月瓜的深加工,做果油、做凍干粉、做果酒、做保健飲料,全面提高八月瓜的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