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彭曉華 溫文雅 上月底,伴隨機器的轟鳴聲,堵在廣水電信側路10年的老營房全部拆完,一河兩岸“斷頭路”徹底打通。堵在路上的多年“堅冰”因何融化?且看這場“融冰之旅”。 融冰之始:一條路與一座城 61歲的鐘運堂,是駐廣水某部隊的后勤人員,去年退休。他和父親、哥哥鐘永智三家8口人,數十年居住在部隊水井旁的老營房里。隨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部隊建設,老營房所在地被規劃成了城市道路。近500平方米的房屋和6.5畝土地上附屬的舊屋和雞舍鴨圈,成了電信側路的最后一道障礙,因種種原因沒有搬遷拆除,變為“堅冰”。 這“堅冰”一堵,就是10年。一河兩岸的景觀到這里止步,途經此處的車輛人員均須繞行,群眾怨聲載道。 “路不通,堵的是民心,阻的是發展。”“路通民心順,道順百業興!”廣水市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上任后,決心從打通“斷頭路”開始,通堵融冰,以黨風帶政風促民風,為爭當百強縣蓄勢積能。 9月18日,應山街道領導班子調整到位,黨工委第一時間組建工作專班。在與部隊充分對接的基礎上,專班同志反復上門給鐘運堂做工作。 融冰之效:完成與完美 “拆房子很容易,挖掘機一鏟子挖下去就能拆完,可隨之而來的是數不盡的麻煩,必須做到各方都滿意,不留后遺癥!”為了尋找各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應山街道黨工委書記孫玉一次次踏進鐘家的家門。被她的誠意所打動,鐘運堂道出顧慮:“不是不愿意搬,家里病人多,日常開銷大,住在老地方,可以自種蔬菜,養雞養鴨,降低成本。”“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要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孫玉說,街道積極與駐地部隊溝通,為他們申請了兩套安置用房,雖然面積不大,但環境宜人。鐘運堂、鐘永智兄弟倆從抵觸談到配合談,10年堅冰逐步融化。 夏齊俊,三里河社區原黨委書記。為打通“斷頭路”,10年間他從未間斷配合參與老營房拆遷工作,這件事幾乎成了他的“心病”。這一次,他領著社區干部用各種辦法做工作,常常深夜都不回家,在辦公室的長椅上,一睡就是20多天。 功夫不負有心人,11月15日,鐘永智一家簽訂安置補償協議。11月16日,該處第一幢房屋被拆除。 融冰之美:路相通與心相連 11月25日晚,應山街道黨政主職和三里河社區新老書記再次來到鐘運堂家中,推心置腹交流后,老兩口終于在安置協議上簽名。看著簽名,夏齊俊熱淚盈眶。解開“心病”的他,宣布光榮退休。“協議簽了!”當晚,工作專班的微信群沸騰了,大家興奮不已,都覺得像過年一樣開心。不少青年干部感慨:“通過這件事,對以后的工作信心更足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信會更多。” 次日清晨,專班同志幫助鐘氏兄弟收拾物品。鐘老三養的小貓小狗,種的各類蔬菜,都被干部們細心分類打包搬運。 解開心結的鐘氏兄弟與干部們成了朋友,看到社區“90后”網格員聶思露“笨拙”地鋤地收拾蔬菜時,鐘運堂接過鋤頭,笑呵呵地教她干農活。 告別常年不見陽光的老屋,住進寬敞明亮的新居,鐘運堂感慨,“真情可融堅冰,日子豁然開朗。”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