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通訊員 湘根 郝文中 連日來,曾都區北郊街道汲水湖村路口機器轟鳴,工人們熱火朝天地刷黑路面。“我們村臨近316國道,但是進村主路長時間來路面破損不堪,影響村容村貌,去年我們獲得上級部門支持,今年元旦剛過就動工修整。”汲水湖村黨支部書記張子牛介紹。 汲水湖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契機,拆舊拆危、清淤平整、修補硬化,不斷提升村內道路質量。“要想富、先修路。我們已經對13組14組的道路進行了路基平整,計劃在3.5米的基礎上拓寬至8米,預計今年底完工。道路拓寬后既能方便村民出行,也能改善產業基地的出行條件,更好地打開銷路。”張子牛說著便往產業基地快步走去,一邊走一邊介紹“這邊是藍莓基地和泉水柑基地,那邊是蔬菜大棚和蓮藕試驗田。” 2020年,張子牛帶領村“兩委”班子挨家挨戶做工作,成立了合作社順利流轉土地170畝,化零為整,整合土地資源建設高標準農田項目,完善現代化農業設施。 走近產業基地,滿山坡藍莓樹便映入眼簾。據了解,汲水湖村藍莓基地占地60畝,年產10噸藍莓果,綜合收益近40萬元。在泉水柑基地門口,不見果樹只見一座座黑色三角棚,揭開一角,棚內綠意盎然。張子牛解釋道:“我們前年栽種泉水柑幼苗因為沒有經驗,導致幼苗大面積凍死,于是我們搭建了這些防凍防曬棚膜,有效保障了幼苗成活率。”繼續往里走去,8座土壘式蔬菜大棚整齊排列,掀開簾布后一陣“暖風”襲來,棚內蔬菜長勢喜人,果實掛滿枝頭。蔬菜基地總投資90萬元,占地40畝,主要種植茄子、辣椒、黃瓜等作物,成熟的綠色蔬菜銷往全國各地,年綜合產值達50萬元,帶動20余名村民務工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提檔升級13組的美麗鄉村示范點園區循環道路,拓寬、硬化村內主干路。在現有產業基礎上,我們計劃再建10座蔬菜大棚擴大規模效益,在泉水柑基地搭建生態連棟大棚,增加50畝蓮藕,把汲水湖村這一片打造成為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產業園區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談到今年的工作計劃,張子牛信心十足。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