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活力 廣水“鳳還巢”激活“回歸經濟” 隨州日報訊(特約記者劉冬、程淇、通訊員劉秀榮)青山環繞,綠水相依。4月12日,廣水市陳巷鎮興河村,景色怡人。 興河村位于廣水南部壽山腳下,相傳詩人李白曾隱居于此,寫下千古絕唱《靜夜思》。 該村位置偏遠,昔日環境堪憂。2013年,興河村“能人”魏以金回鄉祭祖,目睹家鄉落后面貌心痛不已。他決心改變村容村貌。 修道路,整堰塘,安路燈,建廣場,綠荒山……在魏以金的支持下,興河村面貌煥然一新。次年,魏以金陸續流轉荒山林地約5000畝,集中栽種優質蟠桃,分散種植月季、荷花、梅花等,打造“四季有景”的特色產業基地,帶動150余位村民就業。 “鳳還巢”激活“回歸經濟”。近年來,廣水市以親情、鄉情、友情為紐帶,積極推動能人返鄉,引導資金、技術、人才“上山下鄉”。眾多“能人”奔向田野,發展產業,建設家園,增強了鄉村振興的引領力和內生力。 能人王德勇在外下過工地、進過工廠、做過生意。2019年,他回鄉創辦蔡河鎮瓜蔞種植專業合作社。短短3年,合作社瓜蔞種植面積增至1200畝,年產值達2000萬元。長嶺鎮萬安村能人劉金平回鄉承包5800余畝荒山,打造美麗壽山旅游景點,栽植藥用牡丹、櫻花、紅楓、桃樹等,年吸引游客50萬人次,帶動家鄉100余人就業增收。 人才回鄉,資金回流,技術回歸。能人返鄉盤活農村“沉睡”資源,強化要素支撐,實現了“用活一群、帶動一片”良好效果。郝店鎮郝店村能人閔杰回鄉投資2000余萬元發展特色農業,種植優質稻2900畝、香菇30萬袋,常年為當地提供150多個就業崗位,其中脫貧人口30余名。吳店鎮能人陳金強回鄉投資2000萬元,發展食用菌產業,產品遠銷香港、東南亞及歐美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帶動周邊3萬多農戶種植經營食用菌。 做給群眾看,不如帶領群眾干。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能人回鄉以身示范,既引領群眾創業,又充實了基層黨組織力量。吳店鎮樓子灣村能人黃勇放棄高薪返鄉創業,成功當選村人民公司總經理。黃勇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采用直采直銷、公司+農戶、訂單農業等模式,售賣當地牛羊肉、大米、香菇、木耳等特色農副產品,銷售額累計突破500萬元。蔡河鎮觀音堂村能人郝昭回鄉發展中藥材產業,高票當選村副主任,帶動本村中藥材種植規模日益壯大,吸引周邊6個鎮17個村400多農戶參與種植。 據統計,2021年廣水市新增回鄉能人343個。能人帶回大量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持續活力。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