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通訊員 晏勇 連日來,曾都區府河鎮紫石鋪村啟友農機植保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啟友格外忙碌,春耕育秧正當時,劉啟友從4月中旬便開始了第一茬育秧。 在啟友合作社院內,大家分工合作,將種子均勻覆蓋在培土里,省時省力。一旁的苗圃上,剛長出來的水稻秧苗嫩綠無比。 曾都區專家大院農業專家許賢超正在合作社指導作業。他說:“我們及時組織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為農機合作社提供社會化服務,開展代育秧和機械代插秧,確保糧食種滿種足! 劉啟友介紹,合作社依照田塊和農作物的不同情況,合理安排育秧時間。一般分三次育秧:第一批育秧在4月16日;第二批針對大麥田和菜籽田,在4月20日左右;第三批是小麥田,一般在5月1日左右。錯開機械作業時間和生長周期,合作社可以充分發揮各種機械優勢,更好地為農戶提供全程機械化服務。 啟友農機植保專業合作社現有成員23人,育秧設備5臺,插秧機12臺,旋耕機18臺,收割機8臺,無人機7臺,提供對外服務、對外作業。依托合作社機械化種植優勢,采取集中育秧模式,不僅可以提高自家秧苗的質量,也為其他農戶育秧提供便利。5月1日之前,合作社幫助周邊農戶完成1萬多畝水稻的育秧工作。 劉啟友表示:“合作社宗旨是為農戶開展‘保姆式’服務,以大農戶帶動小農戶,提供育、插、防、耕、收全程機械化服務! 農戶馮小紅算了一筆賬:“我年紀大了,種田比較吃力,一般是請農機大戶來幫忙,每畝田費用大約300元,如果畝產1500斤的話,按最低1塊2一斤來算,一畝田收成在1700元到1800元,除開農機費用、種子、農藥等各項開支,一畝田還能賺一半。” 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戶,該合作社還定期組織飛防作業及育苗相關技術培訓,讓成員個個成為“操作能手”“技術能人”,為糧食增產增收當好“守護員”。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