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門行動”進村入戶—— 文明交通新風吹遍城鄉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劉詩詩 通訊員 解超 連日來,一場交通安全宣傳“敲門行動”在隨州深入開展。隨州公安交管部門組織民輔警走進村莊、社區、學校和重點企業,將文明出行理念以更接地氣、更有人情味的方式送到群眾身邊,筑牢道路交通安全的人民防線。 面對面講解 文明交通“聲”入人心 “真沒想到,農用車載人這么危險,以后可不敢了!”在隨縣唐縣鎮砂子崗村,村民周超聽完民警王宏文的現場講解后感慨道。這是隨州公安交管部門“敲門行動”中的一個縮影。自8月下旬起,民警們組成多個小分隊,深入國道沿線村莊,結合秋季農忙特點,用本地方言“拉家常”式講解無證駕駛、酒后駕車、農用車違法載人等行為的危害,提醒村民特別是“一老一小”注意出行安全,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不僅在農村,文明交通的宣傳觸角也延伸至校園和企業。在廣水市宇童幼兒園,民警通過互動問答教孩子們認識交通標志;在多所小學的“開學第一課”上,“一盔一帶”成為關鍵詞;針對“兩客一危一貨一校”等重點運輸企業,交管部門上門約談負責人,推送違法清單,督促企業壓實安全主體責任,從源頭上杜絕隱患。 精準化宣傳 線上線下全覆蓋 “頭盔就像安全小衛士,保護好我們的小腦袋。”在曾都區府河鎮萬隆社區廣場,輔警陳正龍一邊幫小朋友調整頭盔,一邊耐心講解佩戴頭盔的重要性。公安交管部門緊盯“一老一小”群體,開展差異化宣傳:對老年人,用語通俗、內容實用,提示避開高峰、減少夜行;對學生和家長,則通過集體宣誓、模擬體驗等方式,強化“一盔一帶”意識,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的效果。線上,交通安全提示通過村民微信群、社區公眾號、應急廣播“大喇叭”等渠道反復傳播;線下,城鄉誘導屏、高速公路服務區等點位滾動播放公益視頻,形成“屏幕亮起來、喇叭響起來、微信轉起來”的立體宣傳網絡,讓文明出行隨處可見、隨時可聞。 用案例說話 文明出行成共識 “大家看,這就是三輪車違法載人導致事故的案例……”在廣水市城郊街道胡家橋村,輔警龔健指著展板向群眾講解。公安交管部門注重以案釋法,將本地典型事故制作成展板、視頻,用身邊事警醒身邊人。9月以來,“知危險、會避險”主題宣傳持續開展,引導群眾自覺摒棄交通陋習,讓文明出行成為社會共識。下一步,隨州公安交管部門將繼續創新宣傳方式,推動交通安全知識“全覆蓋、無死角”,為隨州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加安全、有序、文明、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