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首頁| 時政| 隨州要聞| 市直部門| 縣市區| 鄉鎮| 鄉村| 安全| 社會| 訪談| 專題| 營商環境| 神韻隨州| 外媒看隨州| 教育| 健康| 文旅| 圖片| 公眾號| 微博
搜索

“送水老人”滋潤干渴村莊

2014-8-25 09:00| 發布者: 海闊天空 |來自: 隨州日報
記者 包東流 特約記者 鮑亞忠 江開軍
       8月20日早5點,隨縣吳山鎮金成村三組周家沖,“突突突”的拖拉機聲喚醒了沉睡的村莊。
       54歲的余庭洋開著手扶拖拉機,來到村頭的機井旁。他拿起抽水管,把抽出的井水注進拖拉機上的塑料桶里。
       “干旱5年了,36戶用水就靠這兩口機井。”抽水間隙,余庭洋和記者拉起了家常。周家沖戶戶有水井,共36眼,自春上開始,35眼井滴水無存。村頭的一片野生葡萄園里,有兩眼新打的深井,200多米,水源充足。金成村和葡萄園老板商定,村里掏錢購買水泵抽水,村民免費使用,周家沖有了救命水源。
       水源有了,可村民們挑水卻不容易。這里有20余戶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年長的已80多歲。
       余庭洋送水,源于他老伴劉啟芝的經歷。早在3月份,劉啟芝到80多歲的徐國英家串門,看到她的洗臉水都舍不得倒,說要留著洗腳、喂雞。“弄點兒水不容易,得省著用呀。”老人的嘆息,烙在劉啟芝心里。
       劉啟芝將這件事說給丈夫聽,倆人商量說:“我們算是村里的壯勞力,鄰居們吃水難,咱得幫一把。”就這樣,熱心腸的余庭洋開始給這20余戶送水。一輛手扶拖拉機,載著一個塑料大水桶,是他送水的全部家當。手扶拖拉機和用油都是他自己的,塑料桶也是他專程去棗陽花300多元買回的,“一桶能裝噸把水哩,夠用!”
       不到10分鐘,塑料桶已經注滿,余庭洋發動拖拉機,開始挨家挨戶送水。
       “姚叔,水來了,快拿桶。”
       “來了,來了。”80歲的姚發海從屋里拿出兩個水桶,放在塑料桶下,擰開籠頭開始接水。他的子女都在廣東打工,家里就剩老兩口,年紀大了挑不動水。“要不是余庭洋送水,吃水真比吃油還難。”姚發海告訴記者。
       水桶接滿,余庭洋從姚發海手里拿過扁擔,挑起兩桶水進屋,將水倒進水缸。
       4桶水灌滿一口水缸,再留兩桶水。余庭洋再次發動拖拉機,朝下一戶人家開去。
       毛永香夫婦聽到“突突突”的拖拉機聲,已在門前等候。他們原是利川人,搬至周家沖20多年,70多歲了,鄉音未改嗓門大:“又送水來了,你說你圖個啥,貼了工不說,總得燒油哇?”余庭洋憨憨一笑:“就是多燒幾塊錢柴油,不當事。”
       “春上就開始送水,自己往里貼錢,真是好人啊!”毛永香夫婦看到一桶桶水送進家門,反復念叨余庭洋的好。
       拖拉機在村子里繞行,余庭洋一路向記者介紹各家各戶的困難。60多歲的溫恒德,現在已經是胃癌晚期,躺在家里不能動;70多歲的王明清,患糖尿病多年,家里4口人,除他之外,3人智障……
       余庭洋說,他兩天送一次,一次送兩大桶水,保證這20多戶有水用。算下來,他從4月份開始送水,至今已有140天,共送水140多噸。
       當村民吳代兵家的時針靠近7點,余庭洋當天送水完畢。20余戶留守家庭的水缸,都是滿滿的。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水县| 巴中市| 泗洪县| 邵东县| 鄂州市| 呼和浩特市| 景谷| 石城县| 郁南县| 余干县| 三明市| 运城市| 庆元县| 凉山| 平顶山市| 东源县| 巴林右旗| 长宁县| 宝坻区| 沅陵县| 鸡东县| 临夏市| 武川县| 巩义市| 韩城市| 中阳县| 武强县| 扎鲁特旗| 普陀区| 邳州市| 翼城县| 苍南县| 宝山区| 永清县| 彩票| 曲松县| 英德市| 太谷县| 瑞金市| 南安市| 曲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