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堅定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知!
但事實上,較多人對中華優秀文化自知不多、了解不深,這嚴重影響了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和“源”在炎帝文化。炎帝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根文化和源頭文化。
炎帝和黃帝一樣,都是中華民族的創始英雄,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融合、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這些偉大貢獻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是開創性、基礎性、重要性的。如沒有這些,先民們的野蠻生活不知還要延續多長時間,社會的文化開發也不知要推遲多少歲月!
要不忘老祖宗,學好新思想,建設新時代。忘記了中華民族的老祖宗炎帝,我們便不知自己從哪來;忘記了馬恩,我們便不知要往哪去;學不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我們將不知道現在要怎么干。
一、炎帝對中華文明開創所做的重大貢獻。
據我國古典歷史文獻記載,在距今五六千年左右中國原始社會的末期,在中華蠻荒的大地上,曾經有一個三皇時期。對三皇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三皇,分別是發明火種、漁獵、農耕的部落和首領。三位都為中華文化的初創做出了重要貢獻,點燃了中華文明的星火。三皇之后的五帝將文明之火發展為文明之光,開啟了中華文明的大門。從此中國社會從野蠻時代邁向文明時代。
炎帝氏又稱神農氏,是一個部落及其首領的稱呼。炎帝不是一個個人,而是對一個部落的稱呼。部落生存發展持續幾百上千年的時間,產生了諸多個部落首領,因此事實上是有諸多個炎帝。部落要遷徙、擴大,到了哪里哪里就有了一些傳說,因此全國多地紀念炎帝、黃帝都是不矛盾的。
作為中華文明的創始英雄,炎帝對中華文明開創做出的重大貢獻為以下八個方面——
1、炎帝是中華農耕文明的創始者。
在原始社會先民們靠采野果、捕野獸為生,過著野蠻人的生活。但隨著部落人口的增多,采野果、捕野獸已解決不了先民們吃的問題了。于是,逐漸有一個部落在其首領的帶領下發明了種植百谷百粟,解決了物資不足的問題——炎帝和他的先民們發明了農耕,開始自己動手種糧食蔬菜,馴養動物。從此便開始了農耕文明時代,也為中國農業大國打下了基礎。關于這一點,有諸多典籍記載。
2、炎帝是中華醫藥寶庫的締造者。
古代文獻在炎帝創造中醫藥文化方面有很多記載,如《淮南子》書:“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炎帝在嘗百草、水泉的基礎上,尋到了一批對防病治病有用的草藥,和其他對人體有利的重要的方子,后人將這些記錄下來,再做補充就形成了《神農本草經》這本藥典。這是中華傳統醫藥最早的一本藥典,與后來的《黃帝內經》共同成為中華傳統醫藥的兩部經典著作。到現在,學中醫之人都要學這兩部書。
3、炎帝是中華陶器制作的發明者。
炎帝所處時代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用的大多是石器。后來由于生產發展、生活需要,炎帝帶領先民們開始創制陶器——用土燒制出生產生活用的工具。陶器的發明發展了生產力,改進了先民們的生活條件,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是新石器時代后期一個重大的文明進步,也是中華文明開端的一個重要標志。
4、炎帝是原始商業的開創者。
隨著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先民們有了多余的農作物、手工業品等。多余的物資怎么辦?炎帝就發明了交易,以物易物,讓先民們把多余的物資在專門的集市上交換,這便是最早的商業貿易。《周易》書:“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這種初級的商業形態,讓我們聽到了中華文明進步的腳步聲,也促進了原始社會后期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5、炎帝是中華遠古城池的創建者。
城市建設是文明的重要標志,有了城市這個地區就進入了文明狀態。遠古時期,先民們聚眾而居,沿水而住,部落與部落之間相距較遠、相安無事。但隨著人口的增多,食物的減少,和適合居住的地方不多,部落之間發生了搶奪戰爭。于是,以炎帝為首的部落創造了城市,來保護自己的族人。《漢書》有云:“神農之教,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又城池之設,自炎帝始矣。”城池的最早出現,始于炎帝時代。
6、炎帝是中華音樂藝術的創造者。
遠古時期,先民們生產生活的同時,也開創了音樂藝術,祭祀和娛樂是先民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炎帝能制琴。《說文解字》:琴,禁也。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弦,周加二弦。《新論》說:炎帝“上觀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為琴,練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現在也大量用泡桐樹制琴,而五六千年前炎帝就知道用此樹來做琴。另外,炎帝不僅發明了琴瑟笛等樂器,還創造了樂曲。
7、炎帝是中華太極文化的初創者。
太極文化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是探索宇廟從無極到太極以致于萬物生長變化的文化。四象、二異、太極等太極文化的核心元素,主要起源于炎帝所處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所以炎帝時代是太極文化的起源時期,初創時期。這為異學的發展、太極文化的完善和豐富打下了基礎。古籍《帝王世紀》說:神農重八卦之術,究八八之體為六十四卦。
8、炎帝是中華民族輪廓的推動者。
炎帝是中華民族輪廓的推動者,這一點要特別強調。很多著作在記述炎帝和黃帝的版圖權利之戰時,只寫黃帝是勝利者,炎帝是失敗者,卻沒有進一步發掘在這版權之戰后,炎帝黃帝這當時最大的兩個部落結盟。炎黃聯盟之后,炎帝把中原地帶盟主的地位讓給了黃帝,兩部落合力打敗了當時另一個最強的部落——蚩尤部落。于是,三大部落統一。隨后中原地帶各大小部落皆兵從黃帝,共推黃帝為盟主,從此中原統一,形成了華夏族的前身。在這一過程中,炎帝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炎帝在中華民族的形成和融合方面,同樣是積極的推動者。
二、炎帝精神是炎帝文化的內核
在炎帝為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做出的偉大貢獻中,可見炎帝崇高的精神品質。
1、創造精神。
炎帝首先創造了農耕。以前原始社會先民們過著野蠻生活,靠采野果捕魚打獵為生。炎帝發明創造了人工種植糧粟果,發明了人工馴化培育禽獸,不僅使先民們有了穩定可靠的食物來源,而且開始讓先民們由游牧生活逐步過渡到定居生活,由漁民、牧民的生活轉為農民的生活。這開創了中國先民們的農耕時代,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起點。炎帝的創造精神成為我國遠古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
2、奮斗精神。
在遠古社會,炎帝和他的部落為了生存,需要在手無寸鐵、人無衣、居無定所、食物無保證的極端困難情況下,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何其艱難。但炎帝和族人不但生存下來,還發展強大起來了,而且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部落,靠的便是頑強的奮斗精神。
3、利民精神。
為了部落廣大族人食有保障,炎帝發明了農耕;為了族人勞有工具,炎帝發明了耒耜等農具;為了族人居有定所,炎帝發明了住宅;為了族人病有所治,炎帝嘗百草之滋味;為避免廣大族人家破人亡,炎帝與黃帝握手言和、結盟。這些利民愛民情懷,對五千年前的一個部落首領來說,何等珍貴!
4、仁愛精神。
炎帝的仁愛精神是其德行的集中體現。西漢《新語》說:傳曰:“天生萬物,以地養之,圣人成之。”功德參合,而道術生焉。至于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谷。“功德參合”在炎帝身上的具體體現就是讓族人有吃的,這是炎帝對百姓對社會的仁愛之心。既要功績,又有德行,古籍對炎帝評價如此之高。
5、奉獻精神。
炎帝在炎帝部落生長發展的漫長歲月里,做了大量利民的好事實事,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去做這些,如嘗百草遇毒。但他堅定不停,終于形成了中華傳統醫藥的第一部經典著作。《越絕書》說:“昔者神農之治天下,務利之已矣,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貴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6、團結精神。
炎帝的團結精神表現在對內求安居樂業、和諧和順,對外友好睦鄰,不侵犯別的部落的利益,所以一度被各部落共推為盟主。《商君書》說:“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女織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這段話對當時神農治世評價很高:刑罰不用社會便得到了治理,兵不動便當了盟主,這也說明炎帝講和順、和睦、和好,這樣的團結精神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即使后來與黃帝發生了版圖之戰,最后還是握手言和,促進了中原統一。
這六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時代精神、民旅精神在五千年前的遠古時期的集中體現,也凸顯了炎帝做為當時杰出的部落首領、中華人文始祖、中華文明創始英雄,所獨有的思想精神品質。這六種精神在當時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進步,成為炎帝文化的精神內核,也成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主根文化、源頭文化的精髓和基因。
三、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需要弘揚炎帝精神
當代中國正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奮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入新時代,我們有了新目標,實現新目標就要有新作為。
習總書記強調,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蘊涵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彰顯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弘揚炎帝文化、發揚炎帝精神,對我們現在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弘揚炎帝的創造精神,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貫徹創新驅動的戰略,在新時代更好地創造、創新、創業;弘揚炎帝的奮斗精神,有利于我們在新時代更好地進行偉大斗爭,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的新勝利;弘揚炎帝的利民精神,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更好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弘揚炎帝的仁愛精神,有利于我們在新時代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弘揚炎帝的奉獻精神,有利于我們在新時代樹立為國家作貢獻、為人民做服務的良好風氣;弘揚炎帝的團結精神,有利于我們在新時代繁重的任務和神圣的使命面前,更好地加強全黨的團結、全民族的團結,更好地實現全民族的統一和平,推進世界的和平安寧,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弘揚炎帝文化、發揚炎帝精神,我認為關鍵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弄懂何為炎帝精神、何為炎帝文化。我們在研究炎帝文化、炎帝精神時,要神圣化,而不要神話化。二是要在繼承中創造,在創新中發展,把炎帝精神與當代的實際結合起來,找準結合點。比如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社會要轉型發展,就要發揚炎帝的創造精神,奮斗精神,齊心協力團結合作精神,奉獻精神。三是要廣泛宣傳,努力踐行,從具體的事情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眼前的事情做起,真正地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