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十年蝶變新城南
分享到: 發布時間:2019-2-12 09:29
來自: 隨州日報
字號: 打印 查看: 2067
    隨州新聞網訊  隨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包東流 通訊員 顧光宏 張艷
  十年彈指一揮間。2008年3月,隨州市城南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
  十年白手起家,爬坡過坎。城南新區設立之初,困難重重,管委會干部群眾敢于擔當、甘于奉獻、勤勉敬業、拼搏進取,走出了一條符合城南新區發展實際的路子。
  十年蝶變,城南新區舊貌換新顏。白云大道、炎帝大道、迎賓大道、編鐘大道、風光大道在這里縱橫交錯;7個居民住宅區、1個棚改安置區、4個大型商住小區拔地而起;商業街、學校、酒店在這里相繼落地……
  歲末年初,記者走進城南新區,觸摸發展脈動,感受滄桑巨變。

城郊鄉野起新城
  “十年前,我們過河進城,要么走漫水橋、要么是坐擺渡的小船。”1月11日,隨州市城南新區涢水社區黨委書記、主任葉品德告訴記者。
  昔日出行難是涢水社區、前進社區、白桃村、永久村等村(社區)居民的普遍感受。“那時這里就是農村,一片荒蕪,鄉間小道,魚塘阡陌,塵土飛揚。每年因為進城過河都會淹死人。”葉品德說。
  踏進21世紀門檻,當城市化浪潮席卷而來之時,這片距離中心城區僅一河之隔的城郊荒野被推到了改革最前沿。
  當時,隨著中心城區人口不斷增長、面積不斷擴大,隨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統籌老城區、城南新區和城東新區建設的決定,按照“東進、西優、南拓、北聯”的中心城區發展思路,決定將這片區域打造成隨州市新的城市中心。
  而在此前的2003年,隨州市政府已經在這里選址開始進行新政府大樓的建設。2007年,碧桂園進駐隨州,在這里開始了鳳凰大酒店的建設和現代化規模小區的建設。
  2008年元月,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隨州市城南新區管委會,為曾都區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定編12人,領導班子職數5人,正式履行區域內項目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管理等職能,下轄前進社區、涢水社區、白桃村、永久村四個村(社區)。
  城郊鄉野起新城。由此,城南新區發展邁入了新的征程。

新區建設步鏗鏘
  城南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郭俱勇辦公室的書柜里,整整齊齊碼放著十余本筆記本。“這些工作日志記錄著城南新區成立之初到現在,我們所有工作的酸甜苦辣。”
  翻開日志。“2013年,編鐘大道項目拆遷,某山莊開出賠償1000萬的要求。多次上門做工作,最終談到120萬后協議拆遷。”
  “2014年,白云湖學校項目拆遷,因歷史遺留問題,施工方與住戶發生沖突。39次上門做工作,歷時4個月,最終協議拆遷。”
  ……
  “記錄簡單,但其中艱辛過程只有我們自己心里清楚。”郭俱勇說。
  自2008年成立以來,城南新區管委會緊緊圍繞市區重大項目,主動對接,承擔了拆遷、征地、安置號稱“天下第一難”的工作任務。
  “新區成立伊始,第一項工作就是服務白云湖水庫工程,在白桃村拆遷,工作專班將辦公室設在了白桃小學,吃住都在那里,甚至還申請東城衛生院派出醫生護士成立醫療保障組駐扎在現場。”城南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孫罡說。  “黑加白”、“五加二”成為城南新區人工作常態。“一共12個行政干部,2018年服務市級24個項目,工作強度可想而知。”
  正是這種堅韌不拔的“釘釘子”精神,為城南新區發展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白桃村、永久村整村拆遷,涢水社區拆遷80%,前進社區拆遷20%……10年時間,為服務新區建設發展,城南新區共征遷房屋4000余戶,20余家企業,收儲土地8000余畝,為隨州市提供土地收入50余億元,為隨州的城市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實現了應拆盡拆、零違紀、零強拆、零上訪的目標。
  “拆遷工作,我們堅持五統一工作機制,即統一標準、統一評估、統一拆除、統一補償、統一安置。”白桃村村委會主任羅黎明告訴記者,“拆遷協議簽訂前,我們要開黨員會、村民代表會、戶主會、全體村民會等很多會議,講政策,回復村民疑問,帶村民代表現場看安置房,一直到所有村民都無疑問,我們才開始簽拆遷協議。”
  “同一時期,我們拆遷工作堅持統一的標準,任何人都沒有例外。”郭俱勇告訴記者,“只有公平公正,才能讓拆遷戶沒有怨言。”
  堅實的基礎,讓城南新區發展步伐鏗鏘有力。兩縱兩橫的路網將城南新區“畫”成“井”字,拉出新城區的大框架,市委辦公大樓、規劃展覽館、市傳媒中心等公共建筑,碧桂園、御山墅、云海天地、白鶴山銀苑等大型樓盤,涢水農貿市場、碧桂園商業街、鳳凰酒店等綜合產業,前進、涢水、白桃、永久等七個還建房小區和涢水棚改工程分布其中。2008年新區成立之初轄區人口8000余人,十年過去轄區人口已達到5萬余人,3年后人口將達到10萬人……
  隨州巨變看城南,一座新城悄然成形。

宜居宜業新城南
  “我是第一批搬進涢水社區還建小區的住戶。”1月11日,在涢水社區還建小區鍛煉身體的萬明田說,“跟女兒住在一起,一戶一宅,兩間三層。”
  這個小區里的幾排房屋,均是兩間三層,干凈整潔,路燈、垃圾桶一應俱全。“從農村土房搬進現在的城市小區,居住環境比過去好了不知道多少。”
  “不僅如此,2008年我家老房子拆遷的時候,社區還統一給我們買了養老保險,現在每個月能拿1000元錢,生活越來越有味道。”萬明田樂呵呵地說道。
  從城郊農村到城市社區,由農民成為居民,這種幸福的喜悅在城南新區升騰。原涢水村老干部羅傳宗樂呵呵地說:“道路通村口,工資月月有,養老有保障,生病不用愁。”
  十年里,這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白云湖學校建成開學,適齡小學生實現了就近上學;白桃村、永久村、云海天地、碧桂園、御山墅等4條公交線路開通,建設公交站點20個,轄區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所有小區開通自來水;建立長效保潔機制,村級垃圾及時清掃清運;小區硬化、綠化、亮化,活動廣場開展健身健康活動……
  民生保障也更加有力。2008年,城南新區開始建立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機制,為16周歲以上的居民參保,680名到年齡農戶開始領取養老金。新農合全面覆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已經啟動。城鎮低保、農村低保、農村五保供養、救災救助機制逐步形成,各種惠民政策全面落實。

破繭成蝶再展翅
  雖是冬日,但城南新區的一批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方興未艾——城南新區涢水片區棚戶區改造二期工程2018年底正式啟動,目前工程已經開工建設;城南新區管廊設施等基礎設施正在建設完善;醫療設施建設已進入總規,今年就將啟動,城南新區沒有醫院的“短板”即將補齊……
  《隨州市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0年)》中,將城南新區功能定位為對接武漢合作窗口、區域交通樞紐、全市政治、商貿、文教中心,綠色生態新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城南新區找準經濟社會發展的坐標定位,立足新時代,把握新使命,以更強的定力、更實的作風、更強的擔當、更大的作為,創造嶄新業績。”郭俱勇表示,管委會一班人將勇做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推進者、市區一體的擔當者、創新驅動特色增長極的踐行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全力以赴保障項目能落地、快建設,推動城南新一輪快速發展。
  目標如何實現?城南新區將圍繞項目建設,努力實現城市發展建設規劃與基層組織發展建設規劃同步、項目建設與基層陣地建設同步、經濟社會發展與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同步、公益事業建設與群眾自身生產生活保障同步;全面落實醫療、救助、扶貧等惠農扶農政策,全面提高被征地農民生活保障水平,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扎實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廁所革命、植樹造林工作,引導廣大群眾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確保天藍、地綠、水清,讓人居環境更美,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心情舒暢;深化社會管理創新,加強和深化網格化管理,“三民工程”“老年日間照料”及三位一體防控體系和自治建設,讓廣大群眾獲得更多安全感。
  宏圖繪就,號角吹響!在永不停歇的“趕考”路上,隨州市城南新區將立足新動力和新起點,擼起袖子加油干,全力開創發展新局面。相信在經歷了“破繭成蝶”式的嬗變后,隨州市城南新區必將振翅高飛。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隨州日報-新媒體矩陣
隨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博
隨州日報-人民號
隨州論壇-客戶端APP
隨州日報-視頻號
隨州日報-抖音號
隨州日報-企鵝號
隨州論壇-網易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隨州地區唯一新聞網站|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關于我們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鄂ICP備11004182號-2|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鄂網備421201|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722-3318927
郵箱635782607@qq.com
廣告服務電話: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准格尔旗| 湖南省| 涟源市| 玉环县| 方城县| 长岛县| 桂林市| 剑河县| 毕节市| 枣阳市| 德江县| 横峰县| 南昌县| 奎屯市| 武宣县| 高碑店市| 宜良县| 濉溪县| 吴堡县| 无棣县| 乌鲁木齐县| 吐鲁番市| 垦利县| 新兴县| 高青县| 阳新县| 琼海市| 清远市| 遵化市| 溧水县| 睢宁县| 道真| 凌云县| 博爱县| 柘荣县| 长武县| 于田县| 白水县| 伊金霍洛旗| 盘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