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發電量突破20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煤800萬噸、減碳1994萬噸
隨州日報訊(全媒記者王董斌、張琴)昨日,隨北紫金山、孫家寨等山頭上,一個個巨大的白色“風車”迎風起舞,葉輪徐徐轉動,流淌出源源不斷的“綠電”。這是位于隨州的華潤電力天河口風電場,它的總裝機容量達到22.05萬千瓦,2016年全部建成以來,每年向電網輸送“綠電”5.5億千瓦時。
昔日,隨州是缺油、無煤、缺氣、少電的“能源小市”。“十二五”以來,隨州市委、市政府搶抓國家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依托“風”“光”資源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做足“無中生有”文章,新能源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2012年5月,隨州首家新能源場站——華潤電力鳳鳴風電場開建,自當年
底投入運營以來,年均發電量約2.7億千瓦時。2014年8月,隨州首家、湖北最大的光伏發電站——淅河馬鞍山10萬千瓦地面光伏發電站開工,2015年建成后,年均發電量1億多千瓦時。
在華潤等企業的帶動下,國家能源、華能、中廣核、中電建、國家電投等眾多能源“頭部”企業紛紛搶灘隨州。17家投資主體在隨州布局新能源發電產業,建設風電場19座、集中式光伏電站20座、分布式光伏電站1783個、生物質發電站3座。
隨州新能源產業鏈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齊星集團積極構建光伏組件生產、光伏電站建設等產業鏈條,新建大功率光伏組件生產線,產能保持全省領先。“十三五”期間,國網隨州供電公司完成110千伏及以下電網投資32.8億元,形成多電壓等級的覆蓋城鄉的輸電網架,新能源外送能力提升到110萬千瓦,實現了新能源全額消納。
隨州“風”“光”無限,新能源裝機規模和發電量自2013年以來連續九年保持全省市州第一。從2012年底至2021年12月23日,隨州新能源并網裝機容量296.87萬千瓦,占全省17.88%;新能源累計發電量205.33億千瓦時,占全省26.78%。截至今年11月,光伏扶貧項目累計發電量2.54億千瓦時,累計結算電費2.19億元。綠色能源優勢加速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特色發展優勢。
據供電部門介紹,今年10月,隨州首次出現當年新能源發電量大于全社會用電量,意味著新能源發電量可以滿足隨州當前用電需求。今年11月14日,隨州新能源累計發電量首次突破200億千瓦時大關,相較于傳統火力發電,相當于節約標準煤8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994萬噸,具有顯著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將認真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繼續發展壯大新能源產業,鞏固我市新能源產業在全省的領先地位,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十四五”時期,全市已謀劃新能源項目27個,總投資200多億元,總裝機規模300余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