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林超 通訊員 余登科
“感謝黨和政府,不僅免費送雞苗,還有專家隨時指導我們怎么養并且包回收,多了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近日,隨縣三里崗鎮許家河村,殘疾人周某在領雞苗時抑制不住內心的感激之情。
周某今年69歲,聽力二級殘疾,老伴也是殘疾人。年紀大了,重體力活干不了,而散養土雞投入不大,簡單易操作,又能增加收入。聽說市殘聯給殘疾戶送雞苗來了,他馬上領了100只回家。
鄉村振興路上不能讓一個殘疾人掉隊!如何更有效地幫助他們增加收入?市殘聯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中,積極當好殘疾人的“娘家人”,組織黨員干部深入殘疾人家庭走訪、調研、座談,收集意見訴求,尋找幫助殘疾戶增收的有效方式。根據大多數人的需求,結合農村實際,確定了洪山雞養殖產業助殘疾戶增收致富之策。
“現在吃穿不愁了,房子有住的,看病有保障,小孩有學上,還幫助我們增收致富,真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村民陳某感慨道。陳某今年68歲,一家3口人,老伴和女兒都是精神二級殘疾,家庭全靠他一人種田和做散活所得的收入支撐。這次他家領了100只雞苗,除了喂養環節有一定花費外,其他方面都不用自己支出。他算了一下,喂養得好,一只雞能賺60元到80元,100只雞一年下來是一筆不少的收入,他打心里表示感謝。
洪山雞養殖產業助殘項目得到全國自強模范、曾都區政君農牧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君的大力支持。他隨市殘聯工作組來到許家河村,為有意愿養雞的殘疾家庭免費發放雞苗并講解養殖技術。為達到預期幫扶效果,合作社技術團隊還與養殖戶簽訂了協議書,組建技術服務微信群,隨時指導養殖,解決各種需求。根據協議,殘疾戶養殖的雞只要符合合作社標準,合作社將保底回收。如果市場行情好,也可以自己賣!吧頌闅埣踩,我深知殘疾朋友的種種不易,在我有能力的情況下會盡力幫助他們。”馬君說。
市殘聯有關負責人表示,市殘聯將繼續深入開展實踐活動,結合鄉村振興加大產業助殘幫扶力度,以“合作社+殘疾人養殖戶”的運作模式,通過免費發放雞苗、提供飼養和防疫技術、保底價回收的方式,力爭輻射帶動我市更多農村殘疾人參與洪山雞養殖產業,有效幫助殘疾戶穩定增收,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