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村莊,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事關廣大農民群眾生活福祉。近年來,我們聚力打造美麗鄉村新模式,將示范村創建工作納入鄉村振興總體布局,按照‘點上出彩、線上美麗、面上潔凈’的原則,推動村莊從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提檔升級。一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為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梅子溝村黨支部書記何高升告訴記者。
“以前房前屋后臟亂,道路兩旁都是雜草和垃圾,現在村里都是水泥硬化路面干凈整潔,家家門口都是小花園,生活真是幸福!”村民金培秀說,每天吃過晚飯,她總愛在村里轉一轉,生活了一輩子的村莊,經過人居環境改善之后大變了模樣,也給村民們帶來了生活質量的改善。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隨縣財政局和高城財政所的大力支持及具體指導下,梅子溝村整合財政專項資金400余萬元,撬動社會資金1500多萬元,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之中。先后對望城崗44戶農房外觀進行了立面包裝,興建了兩個660平方米文化娛樂廣場,新建改造5座公共廁所和78戶農戶廁所,建設綠化景觀帶532平方米,對路邊墻面進行彩繪包裝,繪制彩圖737平方米,對九組至茶山3.2公里土路進行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和游客觀光、采風。
變資源為資產、變資金為股本、變農民為股民、變產品為商品,梅子溝村不斷發展壯大特色產業,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籌集資金173余萬元,成立隨縣梅子溝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采用“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經營模式,引進專業種植大戶指導,實行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香菇種植,年均實現產值100萬元,村集體分紅約20萬元左右;利用9組林場和磨盤山一帶坡地,流轉部分農戶山場,共投入資金300萬元,開發高山茶項目基地,組建了梅子溝高山茶種養專業合作社,村集體年可創收9萬元;建設光伏電站3座共150KW,每年實現收入15萬元左右。村集體山水資源發包8000畝,年純收入2萬元左右;栽種大白艾200畝,帶動就業25人,村集體可獲利12萬余元;利用村集體清理出來的閑置土地種植線椒30畝,村集體可增收2.4萬元。爭取項目資金50萬元,在原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擴建了養菌、出菇棚各5個,面積達4200平方米。目前,基地年生產香菇能力達到20萬余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