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通訊員劉禮剛)近日,筆者來到廣水市十里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看到寬敞干凈靚麗的便民服務大廳內,“為人民服務”字樣背景墻格外醒目,在優良的政務服務環境中,辦事群眾高興而來,辦完事項后滿意離去。在廣水市政務服務工作推進會上,十里街道被表彰為“突出集體”。
“這個便民服務中心是2月7日正式搬遷啟用的,面積420平方米,徹底解決了原便民服務大廳位置較偏、面積狹小、設置不夠規范的問題。”該便民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近年來,十里街道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新建的便民服務中心劃分為綜合辦事區、休息等候區、辦公區、24小時自助服務區。實行政務公開,辦理事項全部公示在室外宣傳長廊上。設置公共衛生間、接待室、劃定停車位,還聘請了1名保潔員。
抓效能建設,政務服務績效提質。該中心設置1個綜合咨詢窗口(幫辦代辦窗口)、5個綜合辦事窗口,共12個臺位,可辦理21個部門317項業務。以聯合辦公方便群眾,徹底改變了群眾辦事“不是找不到門,就是找不到人”的尷尬情景。
“僅身份證業務每月可辦500多件,高峰期可達到800件以上。”公安窗口工作人員李紅霞說。辦件較多的有公安、人社、市場監管、民政、醫保等業務。隨著資源、服務、平臺不斷下沉,網辦件逐步增多。為限時辦結,該中心安排專人“盯緊”政務平臺,及時接收、分流、處置、回復網辦件,實現網辦清單事項可通過政務服務平臺辦理,極大地方便群眾,提高辦事效率。
以優質服務增強群眾滿意度。對辦事群眾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推行微笑服務,堅決杜絕“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多次跑”現象。貫通“只說yes,不說no”“只進一扇門、只跑一次路、只找一個人,就能把事情辦好”的優質服務理念。
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以真情服務暖人心。中心設置有網辦體驗區,為殘疾人士添置無障礙通道及殘障輪椅,為老齡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進行幫辦代辦服務。配有便民箱,備有創口貼、碘伏、口罩、飲用水、老花鏡、雨傘等日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