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思鄉之情振民族精神
—— 訪時事評論員、中國傳媒大學高級研究員吳學蘭
隨州日報見習記者 趙慧林
“尋根祭祖能夠極大滿足我們的思鄉之情,更大的意義在于能夠體現民族大同、提振民族精神。”6月13日,時事評論員、中國傳媒大學高級研究員吳學蘭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當日,完成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全國主要互聯網媒體平臺同步全球直播后,吳學蘭難掩激動之情:“今天是我第一次到現場來參加拜謁炎帝大典,感到大典莊嚴肅穆,守正創新,精益求精。”
吳學蘭表示,以前都是通過電視屏幕關注拜祖大典,今年到現場實地感受,很多環節都給她留下深刻印象,讓她感觸最深的是第一項“起鼓鳴鐘”。今年,大典儀程把“大典致辭”“大典開幕”調整為更具儀式感的“起鼓鳴鐘”,以擊建鼓、敲編鐘拉開序幕。“儀式感、莊嚴感、肅穆感、氛圍感隨之立即拉滿,讓人非常震撼和感動。”吳學蘭說。
吳學蘭說:“我曾遠離過故土,類似的尋根祭祖活動可以極大慰藉我們的思鄉之情。更重要的是,作為炎黃子孫,我們都要了解我們的根,拜祖大典向世人傳達的是全體華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弘揚的是炎帝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精神內涵。應該擴大傳播,讓更多華人知道尋根節,尤其是一些漂泊在海外的華人,能夠極大地增強中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