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見習記者 劉馨怡 通訊員 陳首龍 蘭興澳
炎炎夏日,來到隨縣萬和鎮邱家大塆村新修繕的河道旁,絲絲涼意伴著清澈的河水撲面而來,河道旁的綠蔭與錯落有致的田塊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渾然天成的美麗鄉村山水圖。
“以前的邱家大塆,下大雨時雨水摻雜著泥沙涌進河里,給莊稼保收和村民出行造成影響。”6組村民鄧小會說起小流域綜合治理深有感觸。近年來,邱家大塆村通過板凳會、村組會、黨員代表會等多場村民議事會議,為群眾搭建參政議事的“大舞臺”,村里大大小小的問題及時解決,小流域綜合治理也順利提上日程。
說干就干。該村成立怡居康企業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承包流域治理工程項目。河道擴寬、河道清淤、邊坡修護……在河道治理過程中,黨支部組織黨員群眾全程參與、全程監督,確保工程項目公開透明,效果惠及于民。“河道擴寬后,莊稼保收了、環境更靚了,晚上又多了一處休閑散步的好去處,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鄧小會開心地說。
小流域綜合治理成效初顯,最近村里鄉親們又有了新“動作”。在河道旁的線椒種植基地內,百畝線椒郁郁蔥蔥,大大小小的青椒掛滿枝頭,一派豐收好兆頭。種植大戶吳永成告訴記者:“河道擴寬后,農業灌溉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我們種植線椒的信心更足了。”經村里組織,鄉親們到黃林樹村學習新型高產農業經驗,采用農科院育苗、品源公司送苗、合作公司派苗、農戶種植采摘、品源公司統一回收的“訂單”式模式種植線椒,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風險。
說起村子里的變化,村黨支部副書記王華友頗有感受。村“兩委”班子一任接著一任干,總結凝練了“稻草精神”和“空談誤民、實干興村”的發展理念,筑牢了全村群眾的思想基礎。
該村充分運用“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和網絡媒體等方式把黨的系列理論、方針、政策宣傳到群眾中去;通過道德講堂、文明宣講等載體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積極開展“新鄉賢”“最美邱家大灣人”和“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并將先進典型事跡在全村公示,掀起爭當先進典型的熱潮,凝聚了民心。
現如今,河堤的道路鋪裝村民們不遺余力積極參加,邊勞動邊獻策;村污水管網即將動工之際,村民代乾兵更是無償拆除自己花費四五萬元建造的廚房及廁所積極支持。“共同締造”的理念已融入邱家大灣村民的血脈里。
藍圖繪就,未來可期。該村黨委書記李建軍說:“下一步,我們將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抓手,進一步做好河道道路硬化、污水管網建設、特色農產品種植等工作,深入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努力將邱家大塆村打造為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的宜居宜游新鄉村。”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