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著雙拐種出5萬斤梨子盼買主 ——走近隨縣澴潭鎮觀音巖村殘疾果農李運學
分享到:
![]()
請用微信掃碼分享
發布時間:2023-8-3 10:33
來自: 隨州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
查看: 151
李運學向記者介紹果園情況。
村民將圓黃梨打包裝車。(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李文軍攝)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馮家園 見習記者 滕銳 通訊員 鄧力元 炎炎夏日,傍晚時分,隨州城區明珠廣場,一輛小貨車滿載一筐筐黃褐色的梨,車尾掛著的牌子上寫著:“本地圓黃梨,10元/7斤! 貨車旁邊,李運學拄著雙拐,不停地吆喝著,買者卻寥寥無幾!袄孀硬缓觅u,家里還有3萬多斤!彼欀碱^,愁容滿面。 李運學今年52歲,患有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拄著雙拐才能行走。妻子患智力障礙,屬一級殘疾。 雖然身體殘疾,李運學從未放棄努力,總想著靠自己的雙手支撐起一個家,掌握一項致富的門道。他養過蜜蜂,種過杏樹,但都以失敗告終。 受隨縣高城鎮付本發40多年種樹事跡的激勵,他經過考察,決定在自家房前屋后的山上種植梨樹。“梨樹壽命長、掛果快,本地種植較少,有市場競爭力!彼@樣分析。 2014年,李運學購買800棵樹苗開始種梨。缺經驗、缺技術,他一趟趟地跑河南、到棗陽,請教相關專家。品種不好,他便采取嫁接等方式,摸索適合本地種植的品種。 經過6年的嘗試,他從10多個品種中選出了黃金梨和圓黃梨兩個品種,一是適合本地環境,掛果率不錯;二是兩個品種成熟有20天的時間差,可以減輕銷售壓力。 基地從10多畝,慢慢地擴大到60畝,現在已經進入了豐產期。“果園每年可以產5萬斤梨,但銷售一直是個問題!崩钸\學說。 7月28日,隨州日報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融媒體公益行”報道組從澴潭鎮驅車40多分鐘,沿著鄉間土路來到了李運學的果園。60多畝的果樹長勢良好,枝頭掛著大大小小的梨子,園里還有六七位村民幫著采摘。 “到了采摘期,自己忙不過來,就請附近的村民幫忙,每天100元的工錢!崩钸\學說,“果園里常年有2位村民幫忙管理! 記者摘下成熟的梨子嘗了嘗,果大、皮薄、汁多,甘甜可口。每年,李運學靠著零售散賣,物美價廉,勉強把梨子銷售完。 這段時間,他開著小貨車把梨子拉到隨州城區來賣。一車可以裝1000多斤,需要賣兩三天。別人賣10元/5斤,他便賣10元/7斤,為的是多賣點,減少損失。 去年,他投資近2萬元,在后山上挖了個地窖,裝上了制冷設備,用于儲藏一時賣不出去的梨。記者看到,他所謂的“冷庫”很是簡易,但可以儲存2、3萬斤梨。 今年,為了打開銷路,除了在隨州零售,他還在女兒上大學的武漢市江夏區租了一間小門面,將梨拉過去賣!颁N售情況也不好,目前只賣了3000多斤!彼f。 前不久,李運學求助《隨州日報》,記者幫助他聯系了澴潭鎮電商鴻林食品商貿有限公司。該公司利用網絡達人帶貨,將其品相較好的梨子通過網絡銷售出去!拔覀円呀泿椭N售了1萬多斤,后面將根據果品、價格等情況適時調整,盡可能多地幫助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趙秋菊說。 記者看到,在鴻林食品的直播間、網絡達人的直播間,李運學的圓黃梨還在櫥窗里,每天有十余單的銷量。 李運學告訴記者,即便如此,還有近3萬斤的梨子沒有銷售出路。進入果園的是一條土路,有近700米,交通不暢,沒有人來果園收!艾F在只能把梨采摘下來放進冷庫,慢慢地賣,去年賣到了11月份!蓖鴿M園的梨子,李運學愁容滿面。 觀音巖村副主任萬根運介紹,李運學一家兩人殘疾,5萬斤梨就是全家的收入,現在銷路不好,家庭面臨很大的困難。村委會也在幫忙聯系電商、鎮上商超,希望多銷售一點。同時,希望愛心企業、水果商超、社會愛心人士等伸出援手,幫幫這個殘疾果農之家。 如果您有銷售渠道,或想伸出援手幫助一把,可直接聯系李運學(手機:18672231615)。也可以聯系《隨州日報》(電話:0722-3318927),我們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停止孤單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