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水市吳店鎮興辦鄉村合作公司—— 從“干不了、干不好”到“一起干、一起賺”
分享到:
![]()
請用微信掃碼分享
發布時間:2023-11-7 09:24
來自: 隨州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
查看: 398
吳店鎮樓子灣村的鄉村合作公司里,干辣椒的香辣味“撲鼻而來”。(隨州日報全媒記者徐斌攝)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云 特約記者 程淇 通訊員 陳明仁 秋天的大地,是勤勞的回饋。廣水市吳店鎮的一村一灣里,結出鄉村合作公司的“共富密碼”。 全鎮15個行政村,15家鄉村合作公司齊頭并進。 集聚農業生產要素并加以優化配置,強化經營功能獲得經濟增長,探索強村富民路徑。2021年以來,吳店鎮堅定共同締造理念,通過興辦鄉村合作公司,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共同富裕的有效實現形式。 全村入股種蔬菜,集中力量辦大事 10月31日,吳店鎮芝麻灣村,種植大棚內青茄喜獲豐收。蔬菜基地內,介紹牌上清楚地登記著大棚入股詳情:73戶合計出資38.8萬元。 村民王陽家入股1萬元,看著青茄一車車往外拉,他倍感“合力好辦事”。 2021年11月,芝麻灣村成立鄉村合作公司。次年,通過整合山場資源,公司賺得了“第一桶金”,拿出10萬元為全村1500人分紅。當年底,在隨縣種植蔬菜7年多的村民張明回鄉過節時,被村兩委“盯上了”——村里撂荒地等產業,村民增收盼項目,而張明種植經驗豐富、銷售渠道暢通,復制蔬菜產業回村,何愁沒發展? 一番考察、商議,芝麻灣村合作公司計劃建大棚種青茄。“其實很多村民都想在村里種點什么,但錢不夠、沒技術,也不知道種什么好。現在有了合作公司,可以整合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農業生產要素,就能辦成事。村民入股,就能跟著一起賺。”村黨支部書記張建國說。 5月4日,芝麻灣村合作公司召開股民大會,商議蔬菜種植事宜,180多戶在家股民參加。2000元一股,現場73戶村民認股,5天內38.8萬元股金到賬。 同時,村集體整合產業資金,湊齊72萬元。今年上半年,流轉的20畝土地上建起4個夯土溫室蔬菜大棚,9月下苗。截至目前,基地已采摘青茄8000多斤,入賬近2萬元,豐收看得見。 以前“一家一戶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合算”,現在合作公司辦產業,村民有地出地、有錢出錢、有技術出技術,既能入股金拿分紅,又能優先務工賺工錢,增收有希望,日子有奔頭。 能人回村任經理,帶著村民闖市場 在吳店鎮樓子灣村,鄉村合作公司的辣椒烘干房內,干辣椒的香辣味“撲鼻而來”。 “是的,烘干房烘干的辣椒是深紅色,辣椒柄還保留著鮮椒的青綠色。”一旁,合作公司總經理黃勇電話不斷。前幾天去武漢白沙洲、舵落口、漢口北等市場推銷后,效果不錯。 黃勇是吳店鎮樓子灣村人,曾在深圳一家上市公司擔任銷售總監。2020年8月,他辭職返鄉辦公司,發展農村電商。次年10月,樓子灣村鄉村合作公司成立,黃勇被推選為公司總經理。 “他眼界開闊,腦子活。我們在家里種,他在外面跑市場。”樓子灣村黨支部書記雷先國說。 去年,黃勇通過電商打開農特產品市場,將本地牛羊肉、云霧米、生姜等20余種特色農副產品搬到線上售賣,鄉村合作公司營收約54萬元。 “銷售前置,在村里規劃走農產品加工的路子時,市場方面我就聯系得有眉目了。”黃勇介紹。今年春,合作公司種下60畝小米椒,截至目前已采摘鮮椒4萬多斤。除烘干冷藏的,鮮椒銷售一空。 村支書兼任董事長,主內,負責村級事務協調,為公司發展鋪路;返鄉能人任總經理,主外,負責對接市場,為公司發展聚財。在吳店鎮村級合作公司中,村支書兼任董事長、返鄉能人任總經理的架構非常“吃香”。 能人返鄉帶著村民闖市場,樓子灣村合作公司發展勢頭足。在辣椒烘干房旁,閑置村小正在進行改建施工,合作公司計劃上生產線。“做蘿卜、小黃姜等農副產品清洗、切割、包裝等,延長產業鏈,讓農產品保值增值。”黃勇說。 社會資本進田間,企業管理進農村 “地流轉”、“人下鄉”,也推進“錢進村”,合作公司成功撬動社會資本。湖北紅倉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吳店鎮級合作公司、王子店村級合作公司共同投資建設香菇產業園。目前,智能香菇大棚、制棒車間、凈化車間等已建成投產,年香菇制棒量達500萬棒,吸納200戶菇農參與種植。 在吳店鎮東河村,鄉村合作公司與湖北昌明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返鄉能人胡道明合作,共同投資230萬元,規劃改建村閑置教學樓辦農產品包裝廠,產品通過“線上云集市”銷往全國,預計年產值約600萬元。 引進社會資本,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增強鄉村合作公司經營功能。東河村合作公司為油茶、隨州香稻、香菇種植等每項產業都配備了專業管護員,進行全流程跟蹤指導。合作公司種植的30畝小黃姜,由村里最早的小黃姜種植戶聶榮海負責管理。一畝地要多少姜種,什么時候催芽、安苗、追肥、打藥,聶榮海全程跟蹤,全程指導。“專業人干專業的事,效率高。”東河村黨支部書記李長猛說。 鄉村合作公司的紅火發展,吸引50余名返鄉能人參與運營,滿天繁星聚為一團熱火;財務監督小組成立,公司管理制度更規范明晰;小黃姜、黃桃等農產品深加工項目頻頻“上新”,產業鏈向“深”轉型……去年,吳店鎮15家鄉村合作公司交出了一份“含金量”滿滿的成績單:凈利潤均在10萬元以上。 “鄉村合作公司的涌現,通過整合資源激活了農村大地。村民深度參與產業鏈、分享利益鏈,真正實現了一起干、一起賺。”吳店鎮黨委書記嚴春才說。
(責任編輯:停止孤單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