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通訊員劉禮剛)近年來,廣水市十里街道雙塘村以“共謀產業、共建設施、共管環境”為發展路徑,以“共評效果”為工作推手,以“共享成果”為目標追求,不斷激發村民主人翁意識,推動“共同締造”融入“尋常百姓家”,走出了一條共同締造高質量發展之路。
鄉村要振興,發展產業是根本。雙塘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適宜種植經濟作物。通過“四方會商”,成立了鄉村合作公司——廣水市益新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流轉土地2600畝,發展林果、蓮藕、辣椒、油菜、水稻、溫棚蔬菜種植六大優勢產業。建成智能溫棚種植哈密瓜,村集體年創收8萬元。注冊“雙榮”牌菜籽油商標、“澄粒香”大米商標,發展訂單農業,年銷售大米80萬斤、菜籽油20萬斤。去年,村合作公司營收710萬元,盈利108萬元,村集體分紅23萬元,帶動74名村民務工增收65萬元。
共同締造繪就多彩幸福鄉村。走進雙塘灣,一幅“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美麗鄉村新畫卷,在山水之間鋪陳開來。三步一景,五步一畫,初夏的雙塘灣,景色宜人,滿目美好。
雙塘村以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為契機,緊扣整體謀劃、產業融合、激發主體、干群同心,走出了雙塘灣“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共同締造之路。
村黨支部通過群眾點單、村灣夜話、村民議事等形式,發動群眾共謀共商、共建共管。13戶村民拆除破舊房屋17間,投工投勞160多個,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村民徐三清捐款捐物7萬余元,為村里修路擴堰;鄉賢邱望軍將廣東的公司交給家屬打理,回到村里墊資修路,還捐款5萬多元……
雙塘村圍繞“五共七聯體”,已建成新時代文化廣場、村衛生室、雙塘灣議事室、老年人照料中心、幸福食堂、積分兌換超市等,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時下的雙塘灣,由“臟亂差”變為“潔凈美”,人和、業興、灣美、家富,舊貌換新顏、其樂融融。
美,不僅在環境,更在人心,文明鄉風已經走進村民心里。該村堅持每月一次“房前屋后七小事”星級評定,評選“最美庭院”“最美母親”“好兒子”“優秀老教師”“雙塘好人”“好鄰居”等,進行宣傳展示,還分別給予600分的積分獎勵。
村合作公司將盈利部分按4321原則進行分配,其中40%用于村共同締造。村合作公司先后拿出20余萬元,用于積分制兌換和幸福食堂補貼。
如今的雙塘村,環境美了、產業強了、村民富了,人們的生活幸福感越來越強。該村先后榮獲“湖北省生態村”“隨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隨州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