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通訊員 吳蕓
他扎根基層30余年“不挪窩”,勤勉務實、敢想善為,心系群眾,以村集體經濟發展為己任,充分發揮著一名人大代表的紐帶作用。
他便是李長猛,隨州、廣水兩級人大代表,廣水市吳店鎮東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鄉村合作公司董事長,隨州市“興村治社”明星書記。
扎根一線察民情
自當選人大代表以來,李長猛深入一線收集民情。2023年,他先后組織選民座談會8次、走訪群眾26次,共收集關于人大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共同締造等方面的意見建議25條。在2023年“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中,他對東河村項目招標和項目工程實施全面監督,對東河村七組小河溝堰塘硬化和公共廁所建設不合格項目進行合理規劃和重建。在探索鄉村合作公司運營管理中,他充分發揚民主,探索創建“四三五”工作法(產業“四議”決策、項目“三級”防控、事務“五章”監督),建立合作公司監督和防控體系。對合作公司香菇、小黃姜等產業的選定,采取執行董事提議、鄉賢能人面議、股東代表商議、股東大會決議。對20萬元以下工程項目建設招投標,依法實行“兩議兩公開”議標,20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進入鎮級三資平臺招標,投資額60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需要資質的建設項目,在市產權交易中心備案,確保項目規范運行。在廣水市率先成立合作公司5人財務監督組,分別由1名紀檢委員、1名監事、3名股民代表組成,每名成員各雕刻一枚印章,對確認的支出,由每名成員加蓋各自印章后,方可入賬。
勇擔重任解民憂
李長猛積極招引鄉賢能人自籌資金10萬元,成立東河村鄉賢能人助學基金會、助貧濟困基金會,為26名學生、15名困難戶給予資助。結合合作公司分紅制度,對村內弱勢群體分紅10.8萬元。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兒童“照看難”問題,為村內老人建設“五老”工作室、幸福食堂等場所,供留守老人使用。
2024年,農戶和合作公司種植小黃姜產量很高,人大代表了解到今年的小黃姜價格低,銷量不太理想。于是,李長猛身先士卒,借助市委市政府聯絡搭建的“谷哥”帶貨直播間,走進直播間進行線上銷售,當天銷售小黃姜2000余斤,幫助農戶解決銷售難問題。
湖北小花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道明說:“鎮里舉行‘請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李長猛多次電話聯系邀請我參加,清明節又主動登門拜訪,邀請我回來。在投資建設紙杯廠過程中,人大代表想方設法協助選址、協調土地流轉,幾天時間就解決了用地問題。今年,我的紙杯廠預計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
助推鄉村煥新顏
在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中,李長猛以走訪入戶、召開村民議事會的方式,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助推鄉村振興。以狀元文化、小花文化、鄉賢文化、民俗文化為契機,塑形鑄魂,發展文旅產業。
東河村村民沈憲海深有感觸地說:“村里的環境前幾年不太好,垃圾沒人清理,池塘的水是渾的。這兩年每家每戶主動響應,做好房前屋后七件小事,主動找村里尋求綠植美化家門口環境,鄰里爭創‘五星文明戶’。”
李長猛積極組織申報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籌措520萬元打造武狀元之新居武德園、紅星荷島、黨史園,開展亮化工程,硬化基礎設施,安裝太陽能路燈200盞,清修塘堰50多口。2023年,東河村被評為湖北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李長猛表示:“作為一名村干部、基層人大代表,我將繼續堅持在基層一線,集民意、訪民情、解民憂,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