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鄉村智理】曾都經濟開發區六草屋社區打造—— 云端上的黨群服務中心 村里的專屬朋友圈
分享到: 發布時間:2024-8-7 14:49
來自: 隨州日報
字號: 打印 查看: 956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云
  今年來,在曾都經濟開發區六草屋社區,居民們聚在一起,少不了談論“誰在平臺上發了什么”“誰的積分是多少”等。大家說的聊的,都與“村級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有關。


  六草屋社區位于城鄉融合處,村居、良田、小區、廠房、公園,疏密相嵌。5900多名居民聚居于此。為更高效服務社區群眾,去年4月,六草屋社區開通線上“村級服務平臺”,打造云端上的黨群服務中心,建起村里的專屬朋友圈,推動形成積分制鄉村新治理。
  云端上的黨群服務中心
  7月8日清晨,六草屋社區居民鄭以剛家門口,干群圍坐一處,說著村級服務平臺上的新鮮事。
  在微信上搜索“村級服務平臺”小程序,點擊進入六草屋社區的界面,“村居生活”“通知”“黨群服務日記”“居民說事”“三務公開”等模塊清晰呈現,點擊相應“菜單”,村里大事小情、黨政事務盡收眼底。
  “八組這條水溝準備埋暗管,用直徑50厘米的不小嗎?”“部分居民亂堆柴火,不僅影響出行,還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已入戶要求在通道堆柴的居民將柴草轉到屋內”……在“居民說事”模塊,群眾以文字加隨手拍的照片留言,反映問題、建言獻策,清晰明了。社區干部的答復、處理反饋,一目了然。
  有問有答,留言有回應,引導更多基層群眾參與到社區建設治理中來。
  在“通知”“活動”等模塊,社區干部或發布征兵通知、防溺水提醒、夏日節電倡議、禁毒宣傳,或是轉發相關涉農培訓、項目信息等。“每天都會打開平臺看看,看有什么事自己能參與下。”居民陳紅梅說。
  瀏覽發現,這些貼文、留言的閱讀量少則大幾百,多則1000多。村級服務平臺里發布的信息,網上大多都能查到,但社區居民卻更喜歡打開該平臺查閱,為什么?
  “網上信息太多太雜,還要去辨真假,而且很多與我們沒有關系。但平臺上的信息,是社區發的,不用擔心有假,發的內容也有針對性,都是與我們有關的。”鄭以剛說出大家的心聲。
  社區黨委副書記劉海霞說:“村里也有微信群,但群里信息多,一些關鍵信息容易被覆蓋,不注意就看漏掉了。”
  提建議、查信息、問政策,村級服務平臺成了云端上的黨群服務中心,六草屋社區逐步實現社區事務網上辦、掌上辦。積分制“激”出好村風好民風
  往二組居民周世付家去的路上,記者正巧碰到他拎著鐵桶從大路口往回走。社區協管員周云介紹:“前面是社區內部路與季梁大道的交界口,是社區的‘臉面’周叔經常拎著桶去清理路口的垃圾。”
  在一片綠意盎然的菜園處右拐,就是周世付的家。門前院場不大,但清掃得很干凈。說起義務清除社區路口垃圾,周世付很高興:“環境衛生搞好了,你好我好大家好。我不單自己去,上大學的孫子放假回來了,我還帶著他一起掃。還能得積分!”
  走訪了解到,村級服務平臺的積分功能互動性強,是最吸引居民使用該平臺的原因之一。積分制,即將村民生產生活等行為量化、賦分,再用積分兌換物品。六草屋社區黨委書記周育昌介紹:“平臺有統一的分值設定,從居民公約、環境衛生、鄉風文明、遵規守法、公共服務等方面有明確的計分規則。”
  去年底,六草屋社區進行了積分兌換,平臺積分排名前30的居民兌換到了餅干等小副食,獎品是社區企業昌達商貿公司義務捐贈的。
  現在也并非物資匱乏的年代,一件兩件小餅干的獎勵真的有吸引力嗎?陳紅梅說:“重要的不是這些餅干,是這些吸引著大家共同把社區環境衛生搞好了。”周世付說:“勞動光榮,餅干是用自己勞動換來的。”
  小積分激發大能量,讓社區景美人更美。
  據了解,“村級服務平臺”是由農業農村部指導開發的一款數字化村級事務管理平臺。根據各村(社區)在該平臺的日活數據,后臺對入駐村(社區)劃分星標等級。查看平臺的星標排行榜,六草屋社區為最高等級“五星社區”,在全市所有入駐社區中排名第一。目前,全村共有1300名居民在該平臺注冊。專屬朋友圈承載濃濃鄉情
  “湖北高考分數出爐,圖片帶你到高招會現場,沾沾喜氣。”6月25日,鄭以剛在六草屋社區村級服務平臺曬出在隨州一中舉行的高考招生會現場照片,除了學子們青春洋溢的臉龐,鄭以剛著保安服在活動現場的照片,居民們更愛看。
  “他們家很重視教育,他兒子去年考到隨州一中,他就辭了原來的工作,應聘去隨州一中當保安,方便照顧娃。每天起大早往學校趕。”鄭以剛的鄰居楊波說。
  滑動六草屋社區的村級服務平臺頁面,居民在“村居生活”模塊發送的圖文豐富多彩,打撈村中堰塘水草、在廣場舞龍舞獅、網上找的美圖、隨手拍的山茶花、屋前掛果的葡萄架、外出旅游所見等等都可以在平臺曬出來,儼然是社區專屬的“朋友圈”。
  “去年落大雪,雪一停,我們就把門口的路掃得干干凈凈,掃干凈了讓別人好走。”住社區主干道邊的居民龔曉林,與鄰居坐在路邊聊天,說著去年掃雪的事兒。社區干部周金秋路過,指著路那頭補充道:“她們都不是只掃自家門前的一塊,而是合力掃到路那頭去好遠。這些當時平臺上也有照片。”
  曬出自己的最新動態,關注大家伙都在忙些啥。曬出的日常是平凡人的真善美,關注的更是鄰里間的關心。專屬的“線上朋友圈”,承載的是濃濃鄉情。“尤其常年在外的居民,可以通過平臺,關注鄉親們的生活動態,了解村里的大事小情。”劉海霞說。

  記者手記: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各地鄉村(社區)陸續上線各類村務管理微信小程序、客戶端,以數字化賦能基層治理,提高鄉村(社區)善治水平。
  相較于美麗鄉村建設、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的成效可能不會“立竿見影”,鄉村治理效能提升對鄉村、村民帶來的影響,是如“百年樹人”般“潤物細無聲”的。采訪中,社區居民用最樸實的大白話,表達出“非常”想參與社區治理的心聲。上線村級服務平臺之前,社區黨委副書記劉海霞曾帶著社區干部、社區黨員30多人外出學習考察。她告訴記者,外出學習前,社區黨委書記跟他們講,“社區的事我守著,你們安心出去學。”這是基層干群在積極謀變、求變。
  村級服務平臺,是使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情民意、暢通溝通渠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當前,平臺功能正在逐步完善中,村民對平臺的認可度參與度也需要提升,用好平臺促進鄉村治理提質增效仍然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隨州日報-新媒體矩陣
隨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博
隨州日報-人民號
隨州論壇-客戶端APP
隨州日報-視頻號
隨州日報-抖音號
隨州日報-企鵝號
隨州論壇-網易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隨州地區唯一新聞網站|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關于我們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鄂ICP備11004182號-2|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鄂網備421201|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722-3318927
郵箱635782607@qq.com
廣告服務電話: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双流县| 繁峙县| 仪征市| 综艺| 静宁县| 喀喇沁旗| 营山县| 巴塘县| 永仁县| 房产| 且末县| 云龙县| 霍林郭勒市| 安多县| 余干县| 高青县| 和平县| 锡林郭勒盟| 镇远县| 赤峰市| 桂林市| 武川县| 泰州市| 浦江县| 台山市| 启东市| 土默特左旗| 章丘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中方县| 陆丰市| 景洪市| 元朗区| 平罗县| 日土县| 万荣县| 历史| 永春县| 若羌县|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