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通訊員劉禮剛)10月7日,走進廣水市十里街道靈臺山村,只見成片的小黃姜枝葉繁茂、長勢喜人。
“今年,村集體種植了30畝小黃姜,一畝地投入1萬元,預計產出小黃姜15萬斤以上,按批發價計算,可盈利20多萬元。”靈臺山村黨支部書記徐本明說。
靈臺山村地處廣水市郊,人均耕地少,適合發展特色種植。2022年,該村成立鄉村合作公司,發展鄉村產業。村“兩委”干部多次外出取經,依托本村資源條件,決定種植小黃姜,助力鄉村發展。
村合作公司與村民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后,還購買了旋耕機、開溝機、潛水泵等機械設備。4月初,1.8萬斤姜種順利落床。遮陽、除草、施肥、噴霧、抗旱……經過村干部半年多的精心護理,目前小黃姜進入起姜期,豐收在望。
種得好,還要賣得好。該村多方籌資近40萬元,正在新建一處近1000立方米的調溫姜窖,設計庫存小黃姜30萬斤。用姜窖儲存鮮姜,調節市場供需,保障小黃姜產業穩定增收。
“下一步,靈臺山村計劃擴大種植面積,以小黃姜產業強村富民,種出美好‘姜’來,促進村集體增收、群眾增收。”徐本明表示。
(責任編輯:夢回吹角連營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