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通訊員劉禮剛)天空湛藍,秋風徐徐。廣水市十里街道朝陽村的山坡崗地上,一排排楸樹筆直挺拔,高高的樹干、細長的樹枝縱橫交錯,仿佛肩并肩、手挽手,充滿著生機。
“楸樹不僅是一種營造用材林、防護林的優選樹種,還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生態效益。”朝陽村黨支部副書記劉大宏介紹,這片楸樹是村集體產業之一。2020年,村委會與農戶簽訂協議,流轉鄒家崗灣崗地110畝,栽種楸樹苗4.5萬株。
楸樹樹干直、節少,樹形優美,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因此,它也被廣泛用作行道樹,不僅能夠凈化空氣、美化環境,還能為城市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村“兩委”把楸樹種植作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的主抓手,聘請專人管護,安排村民參與施肥、除草、抗旱、防病等工作。經過4年多的精心培育,小樹苗逐年長大,如今已長成4萬株挺拔的楸樹。
劉大宏表示,村集體在這幾年間共投入了30多萬元用于楸樹的種植和養護。如今,這些楸樹的樹干直徑已達4厘米以上,完全具備作為綠化樹木的市場價值。據初步預估,以當前市場行情,村集體通過銷售這些楸樹可增收幾十萬元,為村集體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促進了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