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去年6月
那面閃耀月球的五星紅旗嗎?
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展示的國旗
這抹亮眼的“中國紅”
由武漢紡織大學的科研人員
用玄武巖拉絲紡織而成
如今,這塊IP曾顯示為“月球”的石頭
又開發了“新賽道”
科技挑戰不可能
玄武巖(石頭)也能穿上身?
今天讓我們跟著
長江云新聞記者一起來挑戰
???
任務清單
1. 將玄武巖石頭做成紡織細絲
2. 將玄武巖絲織成布并涂上顏色
3. 將玄武巖絲做成生活中常見的紡織品并測試效果
剪刀石頭布,“石頭”變成布!在武漢紡織大學教授 “嫦娥六號”月面國旗研制團隊骨干成員曹根陽眼里,石頭(玄武巖)不僅能拉成絲,還能織成布。去年六月在月球背面亮相的“石頭版”中國國旗就是采用的這種技術。和嫦娥五號的“織物版”國旗相比,玄武巖材料密度高出了一倍,但曹根陽教授和團隊在玄武巖絲不斷裂的情況下,拉到頭發絲的八十分之一,最終,同樣大小的國旗,重量做到了11.3克,比嫦娥五號國旗還輕了0.5克。
“石頭”化身超強“六邊形戰士”!你能想象嗎?在月球,晝夜溫差可以高達360度,高真空、強輻射,這面玄武巖“織”成的石頭版國旗都能輕松應對。背后的秘密就在于“登月國旗”選用的玄武巖是最接近月壤成分的,并且針對玄武巖不太好上色的問題,科學家研發的涂料能像“鉚釘”一樣把顏色釘上去,這才有了閃耀月球的亮眼“中國紅”。
科技挑戰不可能,“石頭”也能穿上身?如今,玄武巖在應用上又開發了“新賽道”。玄武巖材料已經做成了消防員的防護服,面對高溫火燒絲毫不損,更加保障了消防員在執行救援任務中的安全。不僅如此,“怕冷星人”們也迎來了新的福音。我們的科學家正在設想,未來把這項技術應該用在羽絨服、沖鋒衣里,以后天再冷,咱也凍不著了。
武漢紡織大學的專家團隊將玄武巖“玩出花”的背后,必然是強大的科創能力作為支撐。就在1月6日,連續召開六年的省科技創新大會圓滿舉行,337項(人)獲得科學技術獎勵。今天的湖北,科創實力更加雄厚,科創活力更加澎湃,已成為全國創新版圖中的重要一極!
編審:向秀
記者:徐嵬毅 譚思為 汪佳睿 楊康 管涌博 龔宇 馬培 吳寶洪
編輯:冉傲
{{ item.content }}
{{ i.content }}
暫無評論,快來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