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慧具送福來,智啟湖北新篇章,祝湖北人民新春大吉,萬事如意。”2月5日上午9點,蛇年新春第一個工作日,湖北省在武漢洪山禮堂南廣場舉行楚才系列人形機器人展示,人形機器人“勞動者”現場送祝福。“荊楚”“神農”“勞動者”“天問”“楚寶”等10款人形機器人同臺亮相,各展“絕活”。它們或手握啞鈴展示力量,或面對外部推搡依然穩步行走,或面帶微笑與人互動,或主動伸手與嘉賓握手,或被推倒后能迅速站起……精彩的表現,展示出湖北人形機器人研發最新成果,標志著湖北人形機器人整機實現從0到1、從無到有,為蛇年新春增添了一抹亮麗的科技色彩。楚才系列人形機器人分別由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團隊、陳學東院士團隊,武漢大學劉勝院士團隊,以及武漢光谷華匯黃強教授團隊精心研發。
最高大最強壯的“勞動者”
如同真人般的直膝行走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科學家不斷探索的行走姿態。目前,“勞動者”人形機器人已成功跨越這一技術大關。“勞動者”有著1.8米的大高個和95公斤的強壯身板,行動起來也十分靈活,能夠自如地直走、轉向和后退。據陳學東院士介紹,“‘勞動者’是目前國內最高大最強壯的人形機器人,不僅擁有國際領先的負重能力和動態控制能力,還配備了智慧大腦,能夠與人進行互動。其直膝行走技術的實現,在國內外相同自重的機器人中處于領先水平。”
“勞動者”人形機器人
“勞動者”的誕生,是企業與研發團隊強強聯合的結晶。武漢格藍若公司在電力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敏銳地洞察到電力運維場景中“以機代人”的迫切需求。而陳學東院士團隊則擁有人形機器人的前沿技術,雙方強強聯合,就人形機器人開展共同研發。因此,專為解決偏遠變電站運維難題而設計的“勞動者”,應運而生。
“勞動者”擁有強壯的手臂,仿生關節和直驅電機的配合使其能夠輕松搬運40公斤重物,成為國內同類機器人中負載能力最強、自重最大的佼佼者。“勞動者”從電機到控制板均實現了自研自制,展現了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
目前,這款機器人已與產業應用單位簽訂框架協議,預計今年底將投向變電站巡檢——運維場景進行試點應用。未來,它還有望在工業制造、倉儲物流、特種應用等行業發揮重要作用。
會表情的“荊楚”和強抗擾的“神農”
“荊楚”人形機器人
想象一下,如果人形機器人在提供服務的同時,還能微笑著或輕輕wink一下,是不是讓人感覺更加暖心?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團隊研制的“荊楚”機器人,就是這樣一款充滿溫情的人形機器人。“荊楚”機器人下肢采用行星滾柱絲杠驅動,具有低能耗長續航優勢,搭載了華中科技大學自研的具有20個自由度的仿生類人頭部和高靈敏度電子皮膚,能夠實現視、聽、觸等多模態融合感知和表情交互。通過3D面部掃描和面部建模技術,“荊楚”機器人還能定制形象,高度模仿人類相貌。
“神農”人形機器人
團隊研發的另一款“神農”機器人,采用了團隊自研的高爆發電機模組,運動控制算法集成了傳統控制與強化學習,能夠在多種復雜的地面實現自主適應行走,在受到外部推拉擾動情況下,仍能保持穩定,其運動控制能力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未來,“神農”和“荊楚”人形機器人有望攜手,既能服務于智慧醫療,如配送、分揀藥物,搬運醫療器械,在病房提供服務和陪護,亦能廣泛應用于裝配制造等工業場景。
80%“鄂研鄂產”的“天問”
“天問”人形機器人
“我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來自武漢大學劉勝院士團隊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天問”向場邊觀眾揮手致意,并進行自我介紹。“天問”一號有38個自由度,其“靈巧手”的自由度就高達7個,能如人手般單手抓握一只蘋果,是國際上目前最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剛柔耦合靈巧手。靈巧手是人形機器人最能體現技術復雜度的核心零部件,目前天問靈巧手正在小批量量產。
劉勝院士表示,“天問”的傳感器、靈巧手、仿生關節和芯片等核心零部件,80%實現了湖北自研自產。這一成果得益于團隊匯集了武漢大學工業科學研究院、動力與機械學院、計算機學院等11個優勢學科資源力量,并聯合了黑芝麻智能、飛恩微電子、手智創新等省內人形機器人優勢企業,共同攻克了機器人交互、決策、運動控制等方面的技術難題。
“天問”的靈巧手能夠實現對不同尺寸、材質、形狀的物體以合適的力度進行抓取,這為其在服務業的應用提供了廣闊前景。據悉,“天問”的研發也正是源于服務業的需求,未來它將主要應用到商業零售、智慧康養、工業生產、教學科研等場景中。目前,已有部分超市、餐飲企業表達出合作意愿。
能奔跑能摔倒起身的“楚寶”
“楚寶”人形機器人
身高1.6米、體重60公斤的“楚寶”是武漢光谷華匯團隊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它能夠緊隨操作員的口頭指令,靈活奔跑、前進,并在完成任務后準確返回原位,即使意外摔倒也能自主站起繼續執行任務。
據團隊負責人黃強教授介紹,“楚寶”具備走、跑、跳、摔、滾、爬等多種運動模式,其高動態運動控制算法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團隊經過多年技術沉淀及6個月集中攻關,成功研發出“楚寶”系列人形機器人,且形成一系列核心零部件產品。其中,無框力矩電機不僅突破了國際技術封鎖,形成了多樣化的產品線,而且在體積、重量和輸出扭矩等方面均領先國際其他頂尖同類型電機30%。
未來,“楚寶”系列人形機器人將主要面向公共安全、特種作業,如邊防巡邏、消防救災等領域,完成一些高風險、高難度任務,以其獨特優勢為守護人民安全貢獻力量。
7個月,從0到1、從無到有
人形機器人是衡量高端制造業水平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立足省情實際,2024年3月,湖北省出臺人形機器人突破工程相關文件,4月正式啟動人形機器人整機和零部件突破工程,確定丁漢、陳學東、劉勝三位院士領銜,科研人員+工程師大團隊攻關、工程化推進的研發模式。
湖北省發改委會同相關方面持續推進人形機器人技術攻關、同步產業化、生態培育等工作,推動人形機器人歷時7個月實現從0到1、從無到有,創造了國內少有的時間短、見效快的研發經驗。同時,湖北省著力培育產業生態,引進國內頂尖人形機器人團隊——黃強教授團隊來鄂發展,僅用2個月,武漢光谷華匯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武漢光谷,推出“楚寶”人形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是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湖北省將依托省內強大的科研力量和產業基礎,以“用”為導向,聚焦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物流等領域,全力拓展應用場景,推動楚才系列人形機器人在發展中應用、在應用中發展,打造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