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特約記者吳財榮、通訊員劉禮剛)近年來,廣水市十里街道馬都司社區堅持“黨建引領、服務多元”,積極整合多方資源,滿足群眾多元需求,以初心、信心、恒心,聚力建設活力、智慧、宜居的和美社區。
馬都司社區始終將黨建引領貫穿于社區治理全過程,建立“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黨員中心戶-居戶”共同締造組織體系,發揮“一約四會”和群團組織作用,發動群眾廣泛參與,打造“大事共商、實事共辦、難事共解”的治理格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現在心里踏實了,房子修建好了,再也不怕刮風下雨。”梨樹灣低保戶李老二感嘆道。去年9月初,網格員在入戶走訪時發現李老二家房屋陳舊,墻壁開裂,雨天漏水,經鑒定為危房。社區“兩委”極為重視,不到兩個月就為李老二建起了新瓦房。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馬都司社區運用“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部門接單”三單式工作法,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求,建設文體廣場,培訓舞蹈隊伍,開展電影放映、送戲下鄉,以文化引領點亮群眾精神之“燈”。深入踐行“五共”理念,凝聚群眾智慧,激活群眾能量,通過共謀共商、共建共管、共評共享,通灣道路得以硬化,矛盾糾紛及時化解。群眾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主動認領公廁管理、樹木管護、環境保護,居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加持續。
寬闊的大道車輛穿梭,時尚的樓盤鱗次櫛比……在馬都司社區,應廣大道、鳳翔大道、發展大道、龍興大道組成交通路網,廣水“四館三中心”已經建成啟用,10余家廣水市直單位入駐社區。近年來,該社區共征地1370畝、拆遷房屋210多戶,建成安置房432套,整體拆遷4個組,安置戶圓夢新居。致遠學校是投資1.5億元的招引項目,為使項目加速推進,社區攻堅專班“5+2”“白+黑”,20天時間征地75畝,實現當年開工建設、當年投入使用。
初春暖陽下,馬都司安置區小游園樹木蔥郁,池水清澈,設施完備,方寸間盡顯城市生態之美。蘆花灣至龍須溝水庫曾冠名“天澗云深”,被列入廣水八景之一。如今這條觀光路線已刷黑,開采碎石的山體正在修復,同時打造特色民宿,吸引更多游客休閑觀光。
由表及里,塑形鑄魂。近年來,馬都司社區不斷提升居民生活空間,新安裝路燈400余盞,實現水泥道路灣灣通、戶戶用上自來水,人居環境有了質的飛躍。
馬都司社區擁有大片良田、土地和廣闊山場,生產與生態同樣具備發展潛力。該社區充分挖掘現有資源、發展種植業、經營社區物業,增加集體收入。在王家坡山栽種3萬多株茶苗,500畝閑置荒山變茶園,年產值達60萬元以上,凈利潤達30萬元,為32位居民提供“家門口”就業機會。深圳三利譜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軍回鄉擬流轉土地2000畝,在山地種油茶、果樹,在田地種有機蔬菜,加快建設生態農莊,著力打造廣水市“后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