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催生產業“強磁場”
—— 隨州高新區起跑·沖刺“開門紅”系列報道之三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王松 特約記者 鐘克波 通訊員 潘開亮
新年伊始,隨州高新區招商引資捷報頻傳:
1月11日,總投資158億元的中嘉空天科技研發生產基地項目落戶隨州高新區,項目從洽談到簽約用時28天,創造了重大項目落地的“隨州速度”。
緊隨其后,總投資15億元的武漢縱橫低空運營中心項目,預計將于本月正式簽訂投資協議。
此外,在生物化工、高端裝備等領域,該區正在洽談對接的重點項目有12個,投資總額達到83.6億元。
招商引資捷報頻傳,傳遞的是企業對市場復蘇的信心,更是隨州高新區對企業發展的承諾與責任。
“新的一年,必須以超常決心、超常舉措、超常力度抓項目招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隨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郭曉東明確提出要求。
招商“拉滿弓”,沖刺“開門紅”。臨近春節,隨州高新區重錘擂響新年度出征的戰鼓,確保春節招商“不打烊”。
連日來,該區六大招商專班北上京津冀,南下江浙滬、大灣區,緊密鑼鼓開展招商工作。
“以中嘉空天科技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為龍頭,許多上下游企業對我們的空天經濟、低空經濟產業布局很感興趣,都表達了來隨投資的濃厚興趣和強烈意愿!”各招商專班紛紛傳來好消息。
“今年,我們不打算回隨州過年了,繼續留在駐外招商所在地,與相關客商深入接觸!”該區六大駐外招商專班人員表示。
在隨州高新區,招商引資是“一把手”工程,沒有旁觀者,更沒有“局外人”。為確保招商效果,隨州高新區建立定期調度和督辦考核機制,聽取招商情況匯報,做好信息研判、項目論證、跟蹤銜接、推動落地等工作。同時,將各專班招商情況納入黨工委、管委會重點督辦事項,納入年度責任目標考核,作為干部晉職晉級、評先選優的重要參考。
駐外招商專班工作緊鑼密鼓,在隨州本地的干部也沒有閑著。連日來,該區利用返鄉潮,積極開展回歸招商、親情招商、小分隊招商、校友招商,以新招實招推動形成全員大招商、招大商的良好局面。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親商、安商、護商的基礎。該區大力開展營商環境宣傳,通過一個個典型鮮活的案例,讓廣大客商了解隨州高新區的誠意和善意。
“通過前期的多次接觸,尤其是入駐隨州后的親身體會,我們切身感受到隨州服務的溫度、支持的力度、推進的速度!”中嘉空天科技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商——航投未來能源公司董事長楊震虎的一番話,成為解答這些問題的生動注腳。
中嘉空天科技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打造國內首個以固體火箭動力系統為核心的彈箭星器全產業鏈研發生產基地,是隨州高新區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項目,全面建成后年營收超300億元,后續有望形成千億級規模的空天產業集群。
有了項目相繼落地的“源頭活水”,經濟發展想要后勁足,項目留得住、發展好才是硬道理。
“堅持‘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包辦企業墻外事’,‘幫辦企業墻內事’,千方百計為項目落戶夯實壘臺、架梁立柱、添磚加瓦,確保企業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隨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程舢表示。
該區提前謀劃,為企業落戶做足要素保障文章。近期,該區自然資源與規劃建設中心跑部進京赴省,多方爭取土地占補平衡指標。與此同時,開展僵尸企業處置和閑置土地盤活,千方百計騰挪寶貴的土地資源。
1月19日,該區“園區吹哨、部門報到”服務企業發展沙龍舉行,區內各相關部門進一步壓實招引企業“保姆式”幫辦服務機制,項目招引單位傾情幫辦,職能部門和屬地園區專業幫辦,暢通重大產業項目落地“綠色通道”。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持續開展周六現場辦公、周日視頻調度,常態化深入一線為企業排憂解難。
該區持續推進行政審批改革,擦亮“高新事、高興辦”服務品牌。繼在全國率先推進“掃碼出圖”改革后,該區政務服務中心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對企業的服務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公布破壞營商環境問題投訴熱線,切實織牢織密監督網。
招商引資只有沖鋒號,沒有休止符。目前,隨州高新區正在研究出臺招商引資、吸引外資相關政策措施,穩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外資外企提供一流的投資和發展環境。
凸顯引資平臺作用。該區將進一步拓展“展會+招商”引資新模式,全面推進以展招商,精準挖掘投資意向,深入開展洽談合作,進一步提升隨州高新區對海內外資源的吸引力和輻射力;舉辦集中連片區域招商推介大會,率先以優質用地進行招商;舉辦外商投資合作推介會和現代服務業投資合作推介會等,吸引海內外目標企業來隨州洽談考察。
持續加大總部企業招引力度。圍繞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持續引進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企業等優質海內外企業,不斷擴大跨國公司總部培育庫。
走出去、創新路,引進來、共發展。“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施工圖”變成“竣工圖”。在隨州高新區,招商引資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這里,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和夢想家,攜手共繪隨州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