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的春天| 東楚大地奏響春耕“進行曲”
雨水節氣過后,春的氣息更加濃郁。東楚大地上,春耕備耕工作正如火如荼,田間地頭一片繁忙的勞作景象。
伴著春耕“進行曲”,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如約而至。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描繪了2025年“三農”工作任務書、路線圖,傳遞了強農惠農富農的鮮明信號。
黃石各地積極搶抓農時,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緊春季農業生產,為全年豐收開好頭、起好步。
24日上午,在大冶市大箕鋪鎮銀瑞蔬菜大棚里,農戶在采摘、搬運、分揀,將新鮮的螺絲辣椒采收供應市場,豐富群眾“菜籃子”。 通訊員 瞿澤敏 攝
農技人員田間地頭忙“春管”
2月23日,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排市鎮河北村軍芳家庭農場“新農人”李茜站在田埂之上,手中緊握著遙控器,眼神專注地盯著天空,只見植保無人機輕盈地穿梭于綠油油的油菜田間,精準地為油菜灑下營養與防護液。
“我爺爺用的是一臺手扶拖拉機,在土地上辛勤耕耘。我爸爸駕駛著升級換代的拖拉機,將日子駛向更廣闊的天地。到了我,只需借助北斗的精準指引,便能讓農業生產更加智能高效。”李茜自豪地說。
家住富河邊的李茜是排市鎮河北村人,今年27歲。大學畢業后,李茜成為了一名高鐵乘務員,從小在田野上奔跑嬉戲的她,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2020年夏天,父親李擁軍腎結石發作,正值農忙,他也顧不上住院,依然忙碌在田野上……上輩人對土地的眷戀觸動了李茜,她下定決心回鄉務農。
李茜認識到,想要種好田就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的農機設備,于是,她積極參與陽新縣農業農村部門組織的各種業務培訓,練就過硬本領,提升操作能力。
之后,李茜先后取得拖拉機、無人機等多類型農機駕駛證。農機具加裝司南導航系統,電腦設置好程序后,她還熟練地使用無人操控的旋耕機、插秧機、無人機在田間精準作業。2024年,李茜榮獲湖北省農機職業技能大賽亞軍。
此外,李茜一家還注冊“長塘畈牌”壓榨菜籽油和“李擁軍牌”大米2個商標,開辟自有品牌優質油、優質米的全新銷售渠道。
陽新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新農人為農業現代化插上騰飛的翅膀,李茜這樣的年輕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新農人駕馭智慧農機種地”被列入2024年陽新縣“三農”工作創新典型案例。(記者 賀介飛 通訊員 張丕興)
隨著氣溫逐漸回暖,油菜、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當下正是開展春季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連日來,開發區·鐵山區農業農村局迅速組織各鎮農技人員分赴田間地頭,全方位開展農技服務,引導農戶科學高效推進春季田間管理工作。
在大王鎮下街村油菜種植基地,農技人員吳鳳文穿梭在油菜田間,仔細查看生長態勢,排查病蟲害隱患,為種植戶答疑解惑。他指導種植戶精準識別病蟲害初期癥狀,傳授實用的應對方法,如依據土壤肥力與油菜生長狀況精準追肥;及時開展清溝排水作業,有效維持田間濕度的適度平衡,促進油菜茁壯生長。同時,還調配了植保無人機開展農藥噴施作業,將科技融入農業生產,提升病蟲害防治效率。
種植戶陳松明高興地說:“我家種了8畝油菜,多虧了農技人員悉心指導施肥、用藥和防凍知識,雖經冬季低溫,但油菜依然長勢良好。”
開發區·鐵山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春耕春管順利推進,全區農業農村系統積極行動,深入田間一線,精準掌握苗情、墑情以及病蟲害情況。在關鍵節點提供上門服務,將農業技術送到農戶身邊,為油菜、小麥高產穩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記者 張春玲 通訊員 劉學農 陳吉)
隨著氣溫回暖,在黃石地區,廣袤的田野從寒冬中蘇醒,備種、運肥、整修農機等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從“扛鋤頭”到握“方向盤”,現代化農業的春風正吹綠大江南北,更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模式,“抱團”闖市場。
劉平東(右二)和大冶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討論春耕種植情況
而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緊盯春耕備耕關鍵環節,組織紀檢監察干部聯合相關部門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走訪式”監督,確保惠農政策落實到位,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督導組一行走訪勤發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
“連續六年,我們始終聚焦農業領域開展常態化監督,保證各類惠農政策和資金落實到位,為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守牢安全底線。”大冶市紀委監委第三紀檢監察組副組長陳斌介紹,紀檢監察機關把監督與保障工作有機結合,通過明察暗訪、實地走訪等方式,對惠農補貼發放程序是否規范、資金撥付是否及時、資金發放是否到位等惠農政策落實情況開展精準監督,最大限度保證生產安全高效。(記者 曾麗妮 胡靖/文 周巍/攝)
微信
朋友圈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