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湘桂內河航運大通道是國家規劃建設“四縱四橫兩網”高等級航道的重要“縱”向通道之一,全長約3200公里,規劃起點位于陜西安康,終點位于廣西欽州,沿線途徑陜西、湖北、湖南、廣西等多個省份,包括漢江、湘桂運河、平陸運河及相關支流。其中,湘桂運河是唯一新建的人工運河,湖北段涉及漢江、唐白河、漢北河、松西河、江漢運河等航道,占比接近通道總長的一半。
意義1:加強國家重大戰略區域和城市群間聯系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桂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捷近年來一直在為漢湘桂內河航運大通道建設“積極發聲”。在她看來,這條通道將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以及長江中游、成渝、中三角、北部灣等城市群聯系起來。依托城市群的對外輻射能力,促進沿線地區構建新的城市群,推動國土空間開發更加均衡。
意義2:有利于提升中西部地區高水平開放能力
“湖北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漢湘桂大通道將起到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三峽大學校長黃艷表示。她介紹,這條通道貫通后, 漢江、長江、湘江、西江、珠江水系將串成線,沿線中西部地區將迎來一條新出海通道,有利于提升這些地區高水平開放能力。
意義3:中西部地區南向開放成本進一步降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征學則表示,漢湘桂內河航運大通道的打通會進一步降低中西部地區南向開放的物流成本,有利于這些地區提升與東盟之間的經濟合作。
“湖北占據了這條通道總長的一半左右。未來,它將進一步提升湖北的樞紐地位,助力加快支點建設。”
為了將規劃盡早落地,漢湘桂內河航運大通道沿線多個省份提早謀劃,并開展多項前期工作。在湖北,眼下漢江梯級樞紐開發和航道整治工程正在有序推進,從而提升漢江航道通過能力,其中,漢江興隆樞紐二線船閘工程、興隆至蔡甸航道整治工程等項目已經開工建設。
參與上述工程規劃涉及的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水運分院院長 孫保虎在接受長江云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整治,最終實現漢江襄陽以下河段達到3000噸級船舶通航等級標準。我們與河南湖南相關單位共同推進唐白河航運開發工程和松西河航道整治工程。唐白河航運開發工程預計今年主體工程可以完工。”
(長江云新聞記者 金若晗 沈欣 楊嵐 吳簡雅 管涌博 程德明 冉濤 徐嵬毅 劉巧路 廣西臺 湖南臺 永州臺 通訊員 孫巍 陳旭 編審 劉征 馮志強)
{{ item.content }}
{{ i.content }}
暫無評論,快來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