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通訊員張家圣)近年來,隨縣高城鎮財政所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優勢,整合多方資源,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24年,新屋村作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在財政所的全方位支持下實現“舊貌換新顏”,為全縣鄉村振興樹立標桿。
建設初期,財政所深度參與規劃設計,累計走訪村民100余戶,召開座談會5次,收集群眾意見30余條,確保規劃“接地氣、合民意”。立足隨縣“炎帝故里”文化底蘊和高城鎮中藥材種植傳統,財政所聯合專業團隊制定《新屋村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構建“一環(生態宜居環)、一帶(中藥材產業帶)、多節點(文化景觀)”空間布局,將神農文化、中醫藥元素融入村容設計,打造“陌上花開、幸福新屋”特色品牌。
2024年,財政所爭取新屋村美麗鄉村建設中央及省級資金300萬元、縣級配套100萬元,重點投向基礎設施和特色產業。同時創新“財政+社會”投入機制,統籌整合其他政策資金468萬元,吸引鄉賢產業投資700余萬元,成功撬動社會資本參與。通過“產業發展+村企聯營”模式,新屋村集體經濟年增收超30萬元,實現“輸血”變“造血”。
財政所建立“立項-撥付-驗收-公示”閉環管理體系,嚴格執行財務收支規范,全年開展專項審計3次,整改問題5項,確保資金“零違規”。在項目建設中,創新“村民監督員”機制,推選10位村民代表全程參與工程建設和驗收,公開公示資金明細13次,村級債務保持“零新增”,群眾滿意度達98%。
依托財政扶持,新屋村構建“中藥材+菌菇+光伏+文旅”產業矩陣:中藥材種植方面擴種金銀花、射干等200畝,配套建設烘干車間、冷鏈倉儲,年產值突破40萬元;菌菇產業方面引入白參菌等新品種,年產值達240萬元,農戶人均增收4000元;農旅融合方面打造“神農百草園”研學基地,帶動農家樂、民宿等新業態發展;光伏扶貧方面光伏電站年均發電收益12萬元反哺村公益事業。通過“保底收購+技能培訓+入股分紅”機制,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5萬元,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5%。
該所堅持“建設為民、成果惠民”,走進群眾家中解決土地糾紛、環境整治等問題11件。發動群眾參與“庭院美化”“道路管護”“植樹護林”等行動300余人次,形成“干部帶頭、群眾參與”的共建氛圍。
從“面子”到“里子”,從“輸血”到“造血”,高城鎮財政所以“小財政”撬動“大發展”,書寫了美麗鄉村建設的生動答卷。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