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通訊員廖珊珊、鄧雯雯)初春時節,寒意未消,隨縣新街鎮聯合村的香菇智能溫控大棚內卻暖意融融。一排排整齊的菌棒上,潔白如雪的菌絲在恒濕恒溫的環境中悄然生長,孕育著豐收的希望。這里不僅是現代農業科技的“試驗田”,更是新街鎮財政所精準幫扶、聯農帶農的生動實踐。通過“資金撬動+科技賦能+利益共享”的創新模式,新街鎮財政所與聯合村攜手探索出一條產業振興、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的“黃金路徑”。
聯合村有悠久的香菇種植傳統,但傳統的種植模式受制于自然條件,產量低、品質不穩定,難以形成規模效益。近年來,新街鎮財政所立足聯合村實際,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50萬元,引入智能溫控系統,協助聯合村建成全鎮首個全流程數字化香菇種植基地。通過遠程調控溫度、濕度、光照等參數,實現全年無間斷生產,單棚產量提升40%,優品率達95%以上。
“以前種香菇,靠天吃飯,現在有了智能大棚,一年四季都能種,產量和品質都上去了,收入也翻了好幾倍!”聯合村菇農個個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通過成功引入智能溫控大鵬,聯合村村集體經濟年增收突破50萬元,較幫扶前增長了6倍,輻射帶動種植戶32戶,戶均年增收1.5萬元,實現從“空殼村”到“示范村”的蝶變。
一棚香菇,承載著財政惠民的初心;一串數據,丈量著鄉村振興的足跡。如今,聯合村的“小香菇”正撬動“大產業”,為鄉村振興寫下充滿科技感與溫度的新注腳。新街鎮財政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大對聯合村香菇產業的幫扶力度,完善、延伸香菇產業鏈,讓更多村民享受到產業發展的紅利,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