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新聞網訊 (通訊員程雙雙)清晨的陽光灑進教室,芽芽三班的孩子們在水池邊排隊洗手時,一聲稚嫩的提醒打破了喧鬧:“程老師,小宇洗手時水龍頭開得太大啦!”我走過去,發現水龍頭的水開得太大了,嘩嘩地沖著小宇的手,并且濺得到處都是。小宇卻笑嘻嘻地說:“程老師,我覺得水多才洗得干凈!” 這一幕讓我意識到,雖然孩子們每天都在使用水,但他們對“水”的珍貴卻知之甚少。于是,我決定開展一次“惜水護源”的主題活動,通過生動的繪本故事、直觀的實驗體驗和日常實踐,讓孩子們逐漸懂得水的珍貴,節水意識悄然生根。
繪本與影像:喚醒節水認知
精心選取《小水滴的旅行》《水的秘密》等繪本,帶領孩子們跟隨小水滴的旅程,了解水從云朵到千家萬戶的漫長過程。當播放缺水地區的影像時,干裂的土地和孩子們跋涉取水的畫面深深震撼了他們幼小的心靈。“原來浪費水,就會有人用不上。”孩子們的眼神中多了幾分鄭重。
小實驗大道理:直觀感受水的珍貴
為了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教師設計了兩個實驗:用一杯水代表“地球總水量”,一小勺水象征“可用淡水”,孩子們驚呼“能用的水這么少!”;另一個“漏水的水龍頭”實驗,則用塑料瓶滴水模擬浪費現象。量杯接住的漏水量讓小朋友們意識到:“一點點漏,一天也能浪費好多!”
行動養成習慣:爭做“節水小衛士”
活動中,孩子們化身“節水小衛士”,互相監督洗手時關小水龍頭,用杯子接半杯水漱口,還用淘米水澆花。這些行動逐漸成為習慣,甚至延伸到家庭。家長反饋:“孩子現在會提醒我們洗菜水沖馬桶!” 最令人欣慰的是,有一天,小宇跑過來,神秘兮兮地拉著老師的手說:“程老師,我今天發現幼兒園的水龍頭有點漏水,我告訴園長媽媽了!”
潤物無聲:教育的深遠意義
同班教師感慨:“教育是心靈的滋養,不必急于求成。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珍惜資源的種子,終會成長為守護地球的力量。”這場活動不僅教會了孩子們節水,更傳遞了責任與關愛。正如涓涓細流匯成江海,小小的行動終將影響未來。
從繪本到生活,從認知到行動,“惜水護源”活動在幼童心中播下了綠色的種子。這群“小小守護者”的成長,讓我們看到教育的力量——潤物無聲,卻足以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