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Array ( [id] => 599780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東風浩蕩四十年 千億車城再出發——襄陽與東風共繪汽車產業新圖景 [editor] => 董子川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4-09 12:05:29 [published] => 2025-04-09 12:05:29 [modified] => 2025-04-09 16:39:21 [digg] => 4 [pv] => 5621 [comments] => 0 [shares] => 6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27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40年,彈指一揮間。

從油坊崗的第一鍬黃土,到如今150秒下線一輛新車;從富康轎車開啟的整車時代,到東風納米01領跑的新能源賽道……襄陽攜手東風,在漢江之濱奏響新時代的“汽車狂想曲”

東風汽車股份智能制造中心生產線

如今,汽車產業以“龍頭”之姿引領襄陽經濟闊步前行,襄陽用千億級產業答卷回應東風歷史性的選擇!

東風出山
黃土崗崛起汽車城


東風日產襄陽基地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國第二汽車制造廠(簡稱二汽),成立于1969年,1992年9月,二汽正式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2017年,更名為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

上世紀80年代,改革潮涌,激蕩神州。二汽決定貼近市場,走出群山。

1984年10月5日,東風公司襄陽基地正式舉行奠基儀式

1983年8月21日,推土機轟鳴劃破了油坊崗的寂靜,襄陽汽車產業的“種子”悄悄破土、成長。1984年10月5日,二汽襄陽基地正式舉行奠基儀式。

“襄陽是二汽走出十堰的第一個戰略據點。”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青說,東風與襄陽合作歷史悠久、成果豐碩、溝通順暢,為攜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借“東風”,促發展。襄陽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依托二汽、大力發展汽車工業”的戰略抉擇,積極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襄陽由此開啟了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到1990年,二汽襄陽基地初具規模,成為襄陽市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和龍頭。與此同時,神龍襄陽機加工廠、東風輕型車廠、東風公司輕轎開發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也在襄陽陸續開工建設。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襄陽迎來第300萬輛輕型商用車下線

第一輛富康駛出生產線,第一臺藍鳥展翅翱翔,首輛3噸輕型車轟鳴啟程……上世紀90年代,襄陽汽車產業開始跨入整車生產的時代。

到世紀之交,襄陽市汽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四成。這座千年古城,在車輪上完成了華麗轉身。

歷史的選擇,從來都是雙向奔赴。

天籟轎車生產線

2003年,天籟轎車一鳴驚人;2010年,東風股份新能源客車項目落地高新;2014年,英菲尼迪全球生產基地牽手襄陽,高端乘用車首次在襄下線……汽車產業高高昂起襄陽工業發展的“龍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

2023年12月,在東風日產襄陽工廠,全新車型6座大家庭旗艦SUV——探陸正式下線,東風日產具備生產能力的車型已達8種。

2024年,由東風納米襄陽工廠生產的新能源乘用車納米01正式下線,襄陽新能源乘用車整車制造實現“零”的突破。

曾經貧瘠而寂靜的油坊崗,汽車城的發動機轟鳴作響!

襄陽用四十年光陰,在漢江之濱筑起中國汽車工業新高地。而東風公司,正在這座城市譜寫新的華章。

換道超車
借“東風”推進“新能源


忙碌的東風汽車生產線

1992年,經湖北省政府批準,襄陽成立汽車產業開發區。一年后,汽車取代紡織成為襄陽第一支柱產業。2000年,襄陽汽車工業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2021年,襄陽汽車產業突破2000億元。

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襄陽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0%,其中,規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8%。

這一年,襄陽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強勢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8.2萬輛,同比增長141.3%,占全市汽車產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3.2個百分點;智能網聯汽車產量達到3.26萬輛,同比增長67.9%。

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

“支持東風就是支持襄陽發展。”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吳海濤表示,東風公司落戶襄陽40年來,與襄陽攜手成長,共同推動汽車產業做大做強,助力襄陽成為全國第九大汽車城,經濟總量邁入中西部非省會城市前列。

回望2014年,一聲春雷驚醒了襄陽。

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轉變”的囑托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的重要指示,如戰鼓催征。

襄陽聞令而動:建專班、出政策,跑市場、引企業,用真金白銀澆筑新能源賽道。

東風納米01閃亮登場

2023年8月23日,東風納米生產的納米01在成都全球首發,首款依托東風量子架構3號平臺生產的車型正式面世。

“2024年,納米01平均產能以每月20%的速度攀升,本地零部件供應企業作出了很大貢獻。”東風納米襄陽工廠總裝車間工作人員介紹,在產能爬坡的關鍵期,襄陽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為2024年11月、12月納米01產銷“雙破萬”提供了重要保障。

高新區經貿局負責人介紹,兩年來,高新區圍繞主機廠延伸供應鏈,收集東風納米襄陽工廠意向配套企業29家、東風汽車股份襄陽工廠意向配套企業10家、東風日產襄陽工廠意向配套企業12家,并最終促成東昇機械、襄陽軸承、新火炬等26家汽車零部件企業與相關主機廠達成配套合作。

如今,東風納米襄陽工廠、東風汽車股份襄陽工廠、東風日產襄陽工廠、神龍汽車襄陽工廠、東風德納襄陽工廠“五大主機廠”與370余家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一起,正在拼出襄陽汽車產業新的高峰。

東風汽車股份出口勢頭強勁

4月2日,在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汽車股份)制造總部襄陽工廠智能制造綠色工廠項目新一總裝車間的現代化流水線上,車架、輪胎、發動機等部件精準裝配,一輛輛嶄新的整車迅速成型。

在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輕型商用車智能制造和綠色工廠升級項目總裝車間里,120臺重載AGV(搬運機器人)穿梭在3萬平方米的車間內,“帶領”車輛有序完成總裝作業

“我們的車架、前后橋、油箱、輪胎、發動機等20余種大總成均實現上線自動化,上線自動化率達95%。”該公司項目經理古煒介紹,“算下來150秒就有一臺新車在這里下線。生產線可裝配600多種車型,實現純電車、混動車、燃油車等多種車型自由切換。”

從襄陽“制造”到襄陽“智造”,這不是簡單的產線升級,而是一場脫胎換骨的革命!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工廠沖焊車間VAN車焊裝生產線

3月20日,全新大六米輕卡標桿——東風多利卡康陸威在襄陽發布上市;5天后,東風康明斯第400萬臺發動機正式下線……

換道不是轉彎,而是以更矯健的姿態領跑!襄陽正以每分每秒都在刷新的“車城速度”,向著汽車強國的星辰大海全速前進。

智聯未來
“聰明車”駛上“智慧路”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落地襄陽

2020年,襄陽啟動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創建工作。3年后,襄陽摘得“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金字招牌。自此,襄陽正式成為全國七個之一、湖北首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2022年9月,10輛智能網聯示范運營公交車正式在9路公交線運行。截至目前,市公交集團已經投放了31臺襄陽騰龍汽車、東風汽車股份自主研發的智能網聯公交車,并為1121臺公交車配備車聯網智能終端,提升公交車整體運行效率11%以上。

4月3日,在襄陽市車聯網運營的大屏上,448個智慧路口星羅棋布,740公里智能道路血脈暢通,一張輻射面積562平方公里的大規模城市級車聯網,正助力襄陽街頭上演“科幻場景”。

“借助路口感知設備,對正在通行的行人、車輛以及紅綠燈信息,實現實時仿真還原。”襄陽市車聯網運營中心項目經理水鑫表示,該平臺可實現包括信號燈狀態信息、闖紅燈預警、前向碰撞預警等16類車聯網交通場景預警提示。

數據顯示,依托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我市重點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15%以上。省公安廳發布的數據顯示,襄陽市機動車保有量全省第二,道路暢通指數穩居全省前列。

襄城區尹集鄉,一輛裝滿快遞的無人車

4月7日,襄陽市襄城區尹集鄉,一輛裝載500多件包裹的無人配送車出發,按既定線路直達目的地。

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東風在襄企業探索落地了一批牽引產業發展的應用場景——

智能網聯公交車具有網絡預警功能

智能網聯公交車具有網絡預警功能

智慧物流應用場景方面,東風汽車股份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物流車穿梭如織,累計行駛里程近1.5萬公里;

無人配送應用場景方面,東風藍卡、新石器慧通等企業的無人車安全高效,運行里程約11萬公里,為企業降低運輸成本27.4%;

智慧環衛應用場景方面,東風汽車股份無人駕駛環衛車在高新區60公里道路上自動清掃,燃油成本降低近45%。

從智慧物流到無人配送,從車路協同到全息路口,襄陽正在繪制智能網聯的“清明上河圖”

從智慧物流到無人配送,從車路協同到全息路口,襄陽正在繪制智能網聯的“清明上河圖”。襄陽正以領航者之姿,駛向汽車產業的“新大陸”——

智能網聯公交車在襄陽馳騁不息

在整車方面,支持東風汽車股份研發生產智能網聯物流車、環衛車和接駁車;東風納米研發生產了智能網聯新能源經濟型乘用車;騰龍汽車研發生產了智能網聯公交車和客車等車型;風神襄陽導入中大型SUV探陸新車型,并搭載超智聯、超智駕系統。

在關鍵總成及零部件方面,東風電驅動、國太陽、群龍汽車等企業的智能網聯汽車T-Box、網關、線控轉向、高壓線束等產品成功在襄研發、量產并進入東風公司等企業的供應鏈體系。

在產業生態培育方面,先后在深圳、上海、無錫等地舉辦多場招商推介會,招引新石器慧通、九識科技無人車項目落地,推動產業上下游企業在襄集聚。

四十年風雨同舟,四十年勠力同心。襄陽與“東風”的攜手,不僅鑄就了千億車城的輝煌,更昭示著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的磅礴力量。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這座“車輪上的城市”正以“滿電狀態”再出發——讓新能源的閃電劃破長空,讓智能網聯的星河照亮征途,在建設汽車強國的壯闊征程中,續寫更加激蕩人心的襄陽傳奇!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記者:嚴俊杰 韓秀嫣

攝影:王虎 喬森垚 董子川 網絡綜合

通訊員:張明遠 趙明星 葛鐵

編輯:董子川丨校對:吳芳

責編:沈明晶丨審核:龔莉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4/5a5cbf935f669a4d9d4348dc5b5708fa.jpeg [id] => 3519645 [ratio] => 0.59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599780.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599780.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嚴俊杰,韓秀嫣,王虎,喬森垚,董子川 [author] => 嚴俊杰,韓秀嫣,王虎,喬森垚,董子川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陽融媒體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4/5a5cbf935f669a4d9d4348dc5b5708fa.jpeg [id] => 3519645 [ratio] => 0.59 ) ) [oldpv] => 5621 [all_pv] => 5621 ) 1

東風浩蕩四十年 千億車城再出發——襄陽與東風共繪汽車產業新圖景

©原創   2025-04-09 12:05   閱讀量 5621

40年,彈指一揮間。

從油坊崗的第一鍬黃土,到如今150秒下線一輛新車;從富康轎車開啟的整車時代,到東風納米01領跑的新能源賽道……襄陽攜手東風,在漢江之濱奏響新時代的“汽車狂想曲”

東風汽車股份智能制造中心生產線

如今,汽車產業以“龍頭”之姿引領襄陽經濟闊步前行,襄陽用千億級產業答卷回應東風歷史性的選擇!

東風出山
黃土崗崛起汽車城


東風日產襄陽基地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國第二汽車制造廠(簡稱二汽),成立于1969年,1992年9月,二汽正式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2017年,更名為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

上世紀80年代,改革潮涌,激蕩神州。二汽決定貼近市場,走出群山。

1984年10月5日,東風公司襄陽基地正式舉行奠基儀式

1983年8月21日,推土機轟鳴劃破了油坊崗的寂靜,襄陽汽車產業的“種子”悄悄破土、成長。1984年10月5日,二汽襄陽基地正式舉行奠基儀式。

“襄陽是二汽走出十堰的第一個戰略據點。”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青說,東風與襄陽合作歷史悠久、成果豐碩、溝通順暢,為攜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借“東風”,促發展。襄陽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依托二汽、大力發展汽車工業”的戰略抉擇,積極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襄陽由此開啟了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到1990年,二汽襄陽基地初具規模,成為襄陽市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和龍頭。與此同時,神龍襄陽機加工廠、東風輕型車廠、東風公司輕轎開發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也在襄陽陸續開工建設。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襄陽迎來第300萬輛輕型商用車下線

第一輛富康駛出生產線,第一臺藍鳥展翅翱翔,首輛3噸輕型車轟鳴啟程……上世紀90年代,襄陽汽車產業開始跨入整車生產的時代。

到世紀之交,襄陽市汽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四成。這座千年古城,在車輪上完成了華麗轉身。

歷史的選擇,從來都是雙向奔赴。

天籟轎車生產線

2003年,天籟轎車一鳴驚人;2010年,東風股份新能源客車項目落地高新;2014年,英菲尼迪全球生產基地牽手襄陽,高端乘用車首次在襄下線……汽車產業高高昂起襄陽工業發展的“龍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

2023年12月,在東風日產襄陽工廠,全新車型6座大家庭旗艦SUV——探陸正式下線,東風日產具備生產能力的車型已達8種。

2024年,由東風納米襄陽工廠生產的新能源乘用車納米01正式下線,襄陽新能源乘用車整車制造實現“零”的突破。

曾經貧瘠而寂靜的油坊崗,汽車城的發動機轟鳴作響!

襄陽用四十年光陰,在漢江之濱筑起中國汽車工業新高地。而東風公司,正在這座城市譜寫新的華章。

換道超車
借“東風”推進“新能源


忙碌的東風汽車生產線

1992年,經湖北省政府批準,襄陽成立汽車產業開發區。一年后,汽車取代紡織成為襄陽第一支柱產業。2000年,襄陽汽車工業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2021年,襄陽汽車產業突破2000億元。

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襄陽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0%,其中,規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8%。

這一年,襄陽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強勢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8.2萬輛,同比增長141.3%,占全市汽車產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3.2個百分點;智能網聯汽車產量達到3.26萬輛,同比增長67.9%。

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

“支持東風就是支持襄陽發展。”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吳海濤表示,東風公司落戶襄陽40年來,與襄陽攜手成長,共同推動汽車產業做大做強,助力襄陽成為全國第九大汽車城,經濟總量邁入中西部非省會城市前列。

回望2014年,一聲春雷驚醒了襄陽。

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轉變”的囑托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的重要指示,如戰鼓催征。

襄陽聞令而動:建專班、出政策,跑市場、引企業,用真金白銀澆筑新能源賽道。

東風納米01閃亮登場

2023年8月23日,東風納米生產的納米01在成都全球首發,首款依托東風量子架構3號平臺生產的車型正式面世。

“2024年,納米01平均產能以每月20%的速度攀升,本地零部件供應企業作出了很大貢獻。”東風納米襄陽工廠總裝車間工作人員介紹,在產能爬坡的關鍵期,襄陽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為2024年11月、12月納米01產銷“雙破萬”提供了重要保障。

高新區經貿局負責人介紹,兩年來,高新區圍繞主機廠延伸供應鏈,收集東風納米襄陽工廠意向配套企業29家、東風汽車股份襄陽工廠意向配套企業10家、東風日產襄陽工廠意向配套企業12家,并最終促成東昇機械、襄陽軸承、新火炬等26家汽車零部件企業與相關主機廠達成配套合作。

如今,東風納米襄陽工廠、東風汽車股份襄陽工廠、東風日產襄陽工廠、神龍汽車襄陽工廠、東風德納襄陽工廠“五大主機廠”與370余家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一起,正在拼出襄陽汽車產業新的高峰。

東風汽車股份出口勢頭強勁

4月2日,在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汽車股份)制造總部襄陽工廠智能制造綠色工廠項目新一總裝車間的現代化流水線上,車架、輪胎、發動機等部件精準裝配,一輛輛嶄新的整車迅速成型。

在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輕型商用車智能制造和綠色工廠升級項目總裝車間里,120臺重載AGV(搬運機器人)穿梭在3萬平方米的車間內,“帶領”車輛有序完成總裝作業

“我們的車架、前后橋、油箱、輪胎、發動機等20余種大總成均實現上線自動化,上線自動化率達95%。”該公司項目經理古煒介紹,“算下來150秒就有一臺新車在這里下線。生產線可裝配600多種車型,實現純電車、混動車、燃油車等多種車型自由切換。”

從襄陽“制造”到襄陽“智造”,這不是簡單的產線升級,而是一場脫胎換骨的革命!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工廠沖焊車間VAN車焊裝生產線

3月20日,全新大六米輕卡標桿——東風多利卡康陸威在襄陽發布上市;5天后,東風康明斯第400萬臺發動機正式下線……

換道不是轉彎,而是以更矯健的姿態領跑!襄陽正以每分每秒都在刷新的“車城速度”,向著汽車強國的星辰大海全速前進。

智聯未來
“聰明車”駛上“智慧路”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落地襄陽

2020年,襄陽啟動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創建工作。3年后,襄陽摘得“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金字招牌。自此,襄陽正式成為全國七個之一、湖北首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2022年9月,10輛智能網聯示范運營公交車正式在9路公交線運行。截至目前,市公交集團已經投放了31臺襄陽騰龍汽車、東風汽車股份自主研發的智能網聯公交車,并為1121臺公交車配備車聯網智能終端,提升公交車整體運行效率11%以上。

4月3日,在襄陽市車聯網運營的大屏上,448個智慧路口星羅棋布,740公里智能道路血脈暢通,一張輻射面積562平方公里的大規模城市級車聯網,正助力襄陽街頭上演“科幻場景”。

“借助路口感知設備,對正在通行的行人、車輛以及紅綠燈信息,實現實時仿真還原。”襄陽市車聯網運營中心項目經理水鑫表示,該平臺可實現包括信號燈狀態信息、闖紅燈預警、前向碰撞預警等16類車聯網交通場景預警提示。

數據顯示,依托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我市重點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15%以上。省公安廳發布的數據顯示,襄陽市機動車保有量全省第二,道路暢通指數穩居全省前列。

襄城區尹集鄉,一輛裝滿快遞的無人車

4月7日,襄陽市襄城區尹集鄉,一輛裝載500多件包裹的無人配送車出發,按既定線路直達目的地。

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東風在襄企業探索落地了一批牽引產業發展的應用場景——

智能網聯公交車具有網絡預警功能

智能網聯公交車具有網絡預警功能

智慧物流應用場景方面,東風汽車股份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物流車穿梭如織,累計行駛里程近1.5萬公里;

無人配送應用場景方面,東風藍卡、新石器慧通等企業的無人車安全高效,運行里程約11萬公里,為企業降低運輸成本27.4%;

智慧環衛應用場景方面,東風汽車股份無人駕駛環衛車在高新區60公里道路上自動清掃,燃油成本降低近45%。

從智慧物流到無人配送,從車路協同到全息路口,襄陽正在繪制智能網聯的“清明上河圖”

從智慧物流到無人配送,從車路協同到全息路口,襄陽正在繪制智能網聯的“清明上河圖”。襄陽正以領航者之姿,駛向汽車產業的“新大陸”——

智能網聯公交車在襄陽馳騁不息

在整車方面,支持東風汽車股份研發生產智能網聯物流車、環衛車和接駁車;東風納米研發生產了智能網聯新能源經濟型乘用車;騰龍汽車研發生產了智能網聯公交車和客車等車型;風神襄陽導入中大型SUV探陸新車型,并搭載超智聯、超智駕系統。

在關鍵總成及零部件方面,東風電驅動、國太陽、群龍汽車等企業的智能網聯汽車T-Box、網關、線控轉向、高壓線束等產品成功在襄研發、量產并進入東風公司等企業的供應鏈體系。

在產業生態培育方面,先后在深圳、上海、無錫等地舉辦多場招商推介會,招引新石器慧通、九識科技無人車項目落地,推動產業上下游企業在襄集聚。

四十年風雨同舟,四十年勠力同心。襄陽與“東風”的攜手,不僅鑄就了千億車城的輝煌,更昭示著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的磅礴力量。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這座“車輪上的城市”正以“滿電狀態”再出發——讓新能源的閃電劃破長空,讓智能網聯的星河照亮征途,在建設汽車強國的壯闊征程中,續寫更加激蕩人心的襄陽傳奇!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記者:嚴俊杰 韓秀嫣

攝影:王虎 喬森垚 董子川 網絡綜合

通訊員:張明遠 趙明星 葛鐵

編輯:董子川丨校對:吳芳

責編:沈明晶丨審核:龔莉

登錄漢水襄陽賬號

{{isMobile ? "賬號密碼登錄" : "短信登錄"}}
發送驗證碼

請輸入圖片驗證碼

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多伦县| 平度市| 邢台市| 比如县| 崇礼县| 吉安市| 合川市| 临高县| 苍梧县| 九江县| 长丰县| 永和县| 洛川县| 通城县| 新乐市| 富民县| 江山市| 马山县| 连山| 靖西县| 兰溪市| 宜君县| 建阳市| 揭东县| 衡水市| 海安县| 宁津县| 宁明县| 炎陵县| 巧家县| 阿克陶县| 津南区| 抚宁县| 紫云| 基隆市| 西城区| 达州市| 沙洋县| 鸡东县| 平定县|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