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2024年,湖北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3.94萬億元。龍頭企業引領、科技創新驅動、開放能級躍升,湖北民營經濟正以強勁動能,扛起“半壁江山”重任。
亮眼數據的背后是政策持續賦能,從2023年《湖北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辦法》筑基,到2024年《破解難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破局,企業家們增強了投資湖北的信心。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與GDP占比都保持增長的態勢,2024年,全省民間投資增長5.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6%個百分點。截至2024年底,全省民營經營主體910.9萬戶,連續四年新增主體百萬以上。
龍頭企業“中部領跑”,成為湖北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以九州通醫藥集團為例,2024年營收突破1500億元,業務覆蓋全國30余省市,并加速布局東南亞市場,帶動湖北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8000億元。眼下,企業正通過新產品、新零售、新醫療和數字化、不動產證券化向全產業鏈服務商轉型,構建產業生態圈,激活湖北本土集群效應。
九州通醫藥集團董事長劉長云:“拓展合資合伙模式,通過股權為紐帶,我們集團做一個合伙人,大概有400多家公司、1000多位合伙人,把我們的上下游客戶全部集中到這里來,構建了一個產業園、一個生態圈。通過供應鏈平臺,未來整個全省的大健康企業,它都可以聚集到這個平臺上面,賦能它的發展。”
2024年,卓爾控股、九州通等14家鄂企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數量連續7年穩居中部第一。華中師范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繼亮表示,“民營經濟之所以取得這么好的成績,省委省政府持續為民營經濟營建更好的營商環境,從市場的培育、龍頭企業的培育、營商環境的提升構建、要素的使用、開拓市場、出海等各方面,對于民營企業進行了‘保姆式’的服務。”
另外一個中部領跑來自于企業創新。在武漢唯柯醫療研發實驗室里,工作人員正進行介入反流瓣膜的縫合與測試。這項全球領先技術即將臨床試驗,未來,可解決國內數百萬反流性主動脈瓣膜病患者治療難題,較傳統外科手術效率提升超50%,填補國產器械空白。
工作人員聚精會神用鋼針穿引頭發絲般的鎳鈦合金絲在磨具上編制心房分(資料圖)
武漢唯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雪麗:“微創介入治療這個領域,目前還是相對比較空白的領域,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和我們做了一些企業共建實驗室,我們開發的一些新型的器械,在實驗室內完成一些研究、到企業去轉化,比它原有的這些治療方案給患者帶來更大的受益。”
2024年全國民營企業研發投入1000強中,湖北41家企業上榜、居中部第一,全省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已有2萬多家,貢獻全省80%以上技術創新成果。在五大優勢產業中,540家民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發光發熱,形成“創新企業搶占高地”的生動圖景。
在縣域,各地政府和工商聯通過“招商引資+人才回流”雙輪驅動,吸引了企業家們回鄉創業,形成了一批搬不走的特色產業集群。湖北省天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返鄉創業典型,2018年從深圳開始回遷,6年時間4次追加投資10億元。從基礎產品配套開始向高端精密設備領域邁進,實現“小零件”到“大產業”的躍升,企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本月初,天一智能新建設的智能標準件項目啟動,建成后,年新增產值6億元。今年一季度,隨州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5個,其中楚商簽約回歸項目57個,金額達390多億元。
隨州天一智能
湖北省天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旭:“3年我們從起步的5000萬做到2024年3.2億元,這是我們企業與當地政府雙向奔赴的結果。我們新項目落地后將引進智能裝備、視覺檢測設備等100余臺設備,新增1萬余種標準件產品規格,運用到不同領域設備讓我們系列品類更完善。”
隨州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劉玲介紹,“我們建立完善楚商信息庫,動態掌握楚商行業分布、投資意向,精準對接回鄉需求,推動‘楚商+校友’‘楚商+產業鏈’融合,形成集群效應,聯合相關部門設立楚商回歸綠色通道,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為楚商提供項目落地、政策咨詢、要素保障等全流程服務。”
在楚商回歸熱潮涌動之下,一組數據尤為亮眼:全省民營企業吸納了80%的新增就業,扛起了穩就業保民生的大梁。全省5140家民營企業對口幫扶4868個村,累計投資1030億元,實施項目6408個,捐贈81億元,充分彰顯了湖北民營企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024年,湖北堅定不移地將控制成本作為核心策略,發布《深化以控制成本為核心 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五大行動”工作方案》,精心謀劃政策體系強基、信用湖北建設、市場化改革示范、法治化建設升級、國際化合作促進“五大行動”,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通過25項具體任務精準施策、靶向發力,2024年累計為各類經營主體降低物流、用能、融資成本1010億元以上。
2024年10月9日,湖北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經營主體的若干措施》,聚焦“三不一重”突出問題提出15條具體舉措,讓企業更敢闖市場,真心實意為企業進一步“減壓賦能”,促進全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升級。
惠企政策持續加力,金融服務也在不斷完善。2024年,人行湖北省分行牽頭建立“四方會商”機制,組織企業、金融機構和行業主管部門加強信息交流互通。2024年已推送兩批共1093家企業與金融機構開展對接,其中首批614家企業已獲得授信110億元。針對部分民營小微企業需要融資但缺乏抵押擔保的情況,依托“楚天貸款碼”“鄂融通”等平臺,推廣“301”(3分鐘申請、0人工干預、1秒鐘放款或授信)線上快貸模式,提升了民營小微企業的融資可得性和便利性。截至2024年10月底,全省民營企業貸款余額為17626.82億元,占全省貸款余額的20.52%。
眼下,湖北正大力推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在供應鏈、技術鏈、物流鏈等方面抱團合作、協同創新。全省已搭建9個省級產業平臺,7個產業創新聯盟,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形成“龍頭企業+配套企業+產業園區”集群化發展模式。
長江云新聞記者 夏曉青 雷少軍 吳簡雅 陳芯蔚 周科屹 宋杰 張燃
通訊員 劉浩
編審 劉征
{{ item.content }}
{{ i.content }}
暫無評論,快來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