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曾侯乙編鐘,走向世界的文化特使
分享到: 發布時間:2024-12-31 09:00

字號: 打印 查看: 89301

2024年12月31日 《隨州日報》第三版版圖

  要繼續加強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護水平,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實支撐,讓中華文明瑰寶永續留存、澤惠后人,激勵人們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024年1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的講話

  1978年,考古工作人員打開曾侯乙墓室的第一塊蓋板,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渾水。突然,一只“小木鴨”(彩漆木雕鴛鴦形盒)浮出水面,就像是古人派來的“小信使”。積水抽干后,沉睡地下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顯露出來。
  讓我們先聽聽她的“自我介紹”吧——
  我是曾侯乙編鐘,出土于湖北省隨州市。我2400多歲了,是來自戰國早期的樂器。別看我年紀大,我的音律與現代的鋼琴相差無幾,至今仍可以演奏。我的出現,改寫了世界音樂史,也展現了當時高超的青銅鑄造技術。

  作為古代人類文明的璀璨明珠,曾侯乙編鐘在人類文化史、音樂史、科技史等領域占有重要地位。現如今,這穿越千年的“國家寶藏”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成為增進中外友誼、促進世界文化交流的特使。

千年清音 金振玉聲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2016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文物工作的批示

  曾侯乙編鐘共65件,分三層懸掛,鐘體重達2.5噸,因數量之多、音律之全、技藝之精、氣勢之大,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是全球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為國家一級文物,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并申報世界記憶名錄。

  曾侯乙編鐘的鐘體、鐘架、掛鐘構件上自帶了3755字的“說明書”,這些錯金銘文詳細介紹了鐘的懸掛方式、演奏方式。
  全套編鐘音域寬廣,可跨五個半八度,十二聲齊備,且一個鐘能發兩種不同的音,至今仍可演繹古今中外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樂曲,與現代鋼琴相差無幾,卻比鋼琴的出現早2100多年。

  曾侯乙墓發掘親歷者、音樂考古專家、湖北省博物館原副館長馮光生說:“‘一鐘雙音’及‘十二律’的發現,將中國古代音樂文明推向了登峰造極,是中國人在公元前五世紀為人類的音樂文化作出的偉大貢獻。”

  2021年,“曾侯墓群”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與編鐘一同出土的音樂文物,有編磬、建鼓、琴、瑟、篪、排簫、笙等,總計125件。這是一個相當規模的宮廷樂隊,在世界古代音樂史上實為罕見。
  曾侯乙編鐘與曾侯乙編磬等樂器合奏,金聲玉振,余音裊裊,繞梁不絕,展現了古代中國音樂的和諧之美。

禮樂重器 匠心不朽

  一代代接續的工匠精神,讓文脈得以綿延不息。
——2024年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古文化街考察時的講話

  編鐘是中國古代禮樂重器,為歷代宴飲、朝聘和祭祀活動所必備。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說:“曾侯乙編鐘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古代青銅鑄造技藝的巔峰。”
  曾侯乙編鐘的制作工藝,堪稱古代科技與藝術的雙重奇跡。每件鐘體都是由青銅澆鑄而成,大小不一,按照音階順序排列。
  曾侯乙編鐘鐘體和鐘架的裝飾,取有人、獸、龍、花、幾何形等多種題材,采用了圓雕、浮雕、陰刻、雕繪、線描等多種技法,極其精美。

  令人稱奇的是,古人已經掌握了“一鐘雙音”的技術,即每口鐘上都能敲出兩個不同的音,而且音色純正,音律準確。
  這背后,是對材料配比、模具設計、澆鑄溫度的精準把控,以及對聲學原理的深刻理解,表明當時的青銅制造技術已經爐火純青。
  曾侯乙編鐘是如何鑄造出來的?文獻資料少之又少。編鐘愛好者苦心鉆研,摸索出一套復制編鐘的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荊楚工匠”項紹清就是其一。

  項紹清的青銅編鐘制作技藝包含冶煉、鑄造、美工等160多項工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絕對是當時的高科技,不亞于今天的航天航空科技。”項紹清說。

華夏正音 和合之美

  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成為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名片。
——2021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的講話

  出土40多年間,曾侯乙編鐘以其恢宏氣勢、渾厚音色,不僅見證著改革開放以來的重大事件,也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成為文化傳播的符號和對外交流的使者。
  1978年8月1日,一場史無前例的曾侯乙編鐘原件演奏音樂會在隨州舉行,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演奏了《東方紅》等樂曲,重新向世人發出千古絕響。
  1984年國慶,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曾侯乙編鐘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奏響,演奏了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世界名曲《歡樂頌》等,各國駐華大使為之傾倒。
  1997年香港回歸,經中央特批,破例使用曾侯乙編鐘原件采音錄制了大型交響樂《1997:天·地·人》,雄渾的樂聲奏出泱泱大國的氣度。
  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儀式的音樂,就是以曾侯乙編鐘原聲、現代玉磬和交響樂融合演奏的民歌《茉莉花》。
  編鐘的造型為“合瓦形”,代表了禮樂文明的核心理念“和”。作為中國文化使者,曾侯乙編鐘多次參與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既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傳遞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和合”理念。
  2016年1月,在埃及盧克索神廟廣場,習近平主席和埃及總統塞西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慶祝活動暨2016中埃文化年開幕式,2400多年歷史的編鐘與3400多年歷史的盧克索神廟石柱“金石和鳴”,驚艷全場。
  2017年7月,習近平主席赴德國漢堡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二次峰會。當地時間7月5日晚,大型古典樂舞《編鐘樂舞》在柏林亮相,觀眾掌聲經久不息。
  2018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武漢會見來華進行非正式會晤的印度總理莫迪,在湖北省博物館共同欣賞曾侯乙編鐘之美。
  近年來,曾侯乙編鐘復制件以展覽、展演和藝術交流等形式,頻頻現身國際舞臺,仿制的曾侯乙編鐘被作為國禮贈與眾多國家元首和國際友人。

  據不完全統計,曾侯乙編鐘復制件出訪和出演已涉足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全世界6億多人次通過各種途徑領略了曾侯乙編鐘的風采,曾侯乙編鐘已成為文化交流的“金色名片”。

掃碼看H5詳情

  總策劃:桂運東
  策劃/文案:劉詩詩
  視覺策劃/設計制作:李發兵、張元媛(實習生)
  出品:隨州日報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茶語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隨州日報-新媒體矩陣
隨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博
隨州日報-人民號
隨州論壇-客戶端APP
隨州日報-視頻號
隨州日報-抖音號
隨州日報-企鵝號
隨州論壇-網易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隨州地區唯一新聞網站|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關于我們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鄂ICP備11004182號-2|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鄂網備421201|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722-3318927
郵箱635782607@qq.com
廣告服務電話: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滁州市| 永福县| 甘肃省| 敦煌市| 法库县| 育儿| 斗六市| 德惠市| 巍山| 鄢陵县| 巴东县| 长岭县| 金阳县| 屯留县| 青海省| 广饶县| 萨迦县| 杭锦旗| 新化县| 庆阳市| 大兴区| 驻马店市| 墨竹工卡县| 拉萨市| 汉沽区| 怀安县| 赤城县| 读书| 安多县| 南昌县| 涟水县| 红河县| 天水市| 拉孜县| 徐闻县| 五台县| 皋兰县| 桦南县| 会理县| 松江区|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