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遠古圣跡 踐行文明之光
——唐縣鎮第二小學開展神農部落研學活動
隨州新聞網訊 (通訊員馬靜)為深化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唐縣鎮第二小學于4月27日組織師生赴隨縣淮河鎮神農部落景區,開展以“探秘遠古圣跡 踐行文明之光”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通過沉浸式文化體驗、農事勞作、安全教育及團隊拓展等環節,讓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感悟中華文明精髓。
莊嚴開營:尋根問祖啟征程
上午9時,師生齊聚神農部落太陽神廣場舉行開營儀式。學校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強調:“研學是用腳步丈量歷史、用心靈感悟文化的實踐課堂。”五年級(4)班學生代表張怡寧表示,將珍惜此次“帶著思考去觀察、去發現”的學習機會。廣場中央的太陽神巖刻莊嚴矗立,象征先民對神農與自然的崇敬,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文明起源課。
文化傳承:沉浸體驗遠古祭祀
在太陽神殿前,師生們參與“開啟圣門”“火祭”“供奉五谷”等九項傳統祈福儀程。講解員介紹,神農氏被尊為中華農耕與醫藥始祖,其開拓精神至今激勵后人。學生們通過儀式感受先民智慧,深化文化認同。
自然課堂:節氣智慧對話農耕
沿炎黃溪谷徒步至二十四節氣文化館,學生們系統學習節氣與農耕、民俗的關聯。“每個節氣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自然密碼。”一名學生感嘆道。館內互動展陳讓抽象的天文歷法變得鮮活可觸。
文明溯源:博物館里讀歷史
在淮瀆文化博物館,陶器、石器等文物生動展現淮河流域農耕文明發展脈絡;三皇五帝文化園通過雕塑與壁畫,再現炎帝神農“嘗百草”“教耕種”的功績。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令學生們深感華夏文明的厚重。
實踐育人:勞動與安全并重
下午,學生們在月神稻場體驗傳統打稻谷,親身體驗“粒粒皆辛苦”的勞作意義。生命安全教育環節中,專業急救人員現場教授心肺復蘇技能,學生們通過模擬演練掌握基礎急救知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團隊拓展:競技凝聚集體力量
活動尾聲,“旱地龍舟”“公雞下蛋”等團隊游戲將氣氛推向高潮。吶喊聲與歡笑聲中,學生們深刻體會到協作與堅持的價值。
文化自信植根心田
返程途中,學生們踴躍分享感悟:“傳統文化不是書本文字,而是鮮活的生命力”“要像神農一樣勇于探索”。學校負責人表示,此次研學是“五育融合”的生動實踐,未來將持續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引導學生在文化沃土中茁壯成長。
此次研學活動通過民主決策程序,經校委會、家委會及班主任會議三級論證后實施,確保教育性與安全性并重。唐縣鎮第二小學將以研學為橋梁,助力學子成長為有文化根基、有責任擔當的新時代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