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人工智能是教育變革的催化劑




5月16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閉幕式在武漢召開,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作為中外發言代表第一個上臺發言,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未來。
圖片來源: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會務組
王興興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正深切影響著教育發展的格局,改變知識的產生與傳播,為每位學習者提供定制化的學習體驗,讓知識的獲取愈發高效且個性化。這項技術也在改變科學發現與研究的范式,助力研究人員處理復雜的數據,加快從驗證到假設的科學進程,推動跨學科創新。“同時,人工智能還在改變教育組織的評價模式,不再單一地聚焦學生的考試成績,多維度評估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的思維能力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教育模式以教師、課本、考試的單向傳遞為主,而在AI時代,教育需要轉變為個體、工具、環境三位一體的協同進化系統。”王興興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契機。過去十年間,AI技術從基礎識別智能邁向認知智能,教育的本質也隨之被重新定義。
他還舉例說,宇樹科技研發的教育端機器人便是這一轉變的生動實踐,該機器人已走進全球近千所高校,產生近3000多篇卓越技術論文,通過先進的多模態交互技術,推動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構建知識轉化。“在浙江高校的試點中,宇樹機器人展現了卓越的性能,它能精準響應學生的指令,集成了360度全景感知系統和仿真控制系統,特別是激光雷達技術與視覺識別系統的深度融合,為學生創造了真實的算法訓練環境。”
“在AI賦能教育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兩大關鍵挑戰。首先是數據隱私與倫理規范問題,教育數據的高度敏感性要求建立更完善的隱私和誠信保護機制,同時要防范算法偏見對教育產生的隱性影響。其次是教師角色的轉型升級,AI技術并非取代教師,而是作為智能工具助力教師從知識傳遞者向學習引導者轉變。”由此,王興興建議,編制教師人工智能必備素養手冊、研發培訓手冊、建設教師智能研究中心,并開展相關培訓。
展望未來,王興興表示,宇樹科技將聚焦三大方向:
著力打造開放平臺建設,推動AI智能與教育資源的開源共建,構建全球化的教育技術生態;重點建設跨學科實驗室,聯合高校與企業開發融合AI的創新課程,持續深化青少年AI培養。通過編程基礎創客大賽等活動,激發年輕一代的科技創新能力;共創開放創新的教育未來,人工智能不僅是工具,更是教育變革的催化劑。
“我們始終相信,真正的教育升級將是技術創新、人文關懷與制度完善的完美融合。”王興興說,宇樹愿與全球教育者攜手,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技術變革,以兼收并蓄的胸懷培育人才,共同開創數字教育的新起點。
(長江云新聞記者 王宇 朱宇航 吳寶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