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對外通全球、對內促消費,內外貿“雙輪驅動”正成為荊門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從貨通五洲的跨境航線,到人氣滿滿的夜市煙火;從創新服務推動企業“走得出去”,到消費場景升級帶動市民“買得盡興”——今年以來,我市對外經貿合作持續擴大,居民消費市場持續升溫,一幅內外暢通、動能澎湃的開放發展圖景,正在荊門大地徐徐鋪展開來。
“內外并重,加快建成內陸開放高地。”日前,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龍小紅在《湖北日報》“牢記囑托 建成支點——‘七大戰略’行動方案廳局長訪談”欄目中提出,“湖北將錨定建設開放支點的目標定位,大力實施樞紐提能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開放輻射力,力爭到2027年開放型經濟中部領先,到2030年開放型經濟走在全國前列,到2035年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整體重塑,全面建成內陸開放高地。”
4月1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開幕,我市組織26家企業參展,涵蓋新材料、工程機械等優勢產業。 樊子昕 攝
錨定目標、聞令而動。今年以來,我市商務、海關部門緊扣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搶抓政策紅利,聚焦對外貿易動能、社會消費活力“雙輪驅動”,在企業服務、平臺建設、制度創新等方面多點突破,跑出內外開放發展“加速度”。
優化服務,跑出外貿提質“加速度”
近年來,我市積極融入全球市場,探索構建涵蓋投資、貿易、供應鏈等多元一體的新型經貿合作關系,已與18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對東盟、歐盟、RCEP及“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速保持20%以上。面對今年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我市外貿企業積極應對全球經濟挑戰,以“全程爭主動”的姿態,在國際市場掀起新一輪“出海潮”。
“印尼拉博塔港—武漢陽邏港”直航航線 資料圖
去年11月30日,從印尼拉博塔港駛來的“新翊遠1輪”靜泊武漢陽邏港碼頭,格林美印尼園區生產的鎳濕法冶煉中間品——粗制氫氧化鎳鈷在此卸載,標志著“印尼拉博塔港—武漢陽邏港”直航航線正式開通。
“這條航線開辟了一條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高速通道,給企業出海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許開華說,這批通過跨境“水上高速”運送的生產原料,將轉公路運輸到格林美荊門園區,較以往運輸方式節省約一周時間,荊門制造走向全球市場的通道愈加暢通。
“航線開通以來,我們定期跟蹤企業貨物的通關效率和成本變化,積極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國際直航線開通初期一度面臨港口作業受限、成本偏高等難題。對此,市商務局會同荊門海關多次赴現場調研,就企業提出的具體訴求逐一制訂解決方案,積極協調省級相關部門解決。目前,航線已安全運行15個班次,進出口貨值達22.9億元,成為我市外貿總量的“穩定器”。
與此同時,荊門海關不斷創新監管與服務模式,為企業量身定制“匯總征稅+關稅保證保險”模式,幫助格林美實現暫緩納稅逾3億元,節省融資成本超百萬元。同時,圍繞格林美三元前驅體材料研發提出的兩條稅收政策建議,獲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采納,其中,硫酸鎳進口稅率調整后,每年可為相關企業減負達500萬元。
荊門國際內陸港 資料圖
為推動外貿“量穩質升”,我市近年來多措并舉、精準發力,出臺《荊門市推動企業“出海”三年行動方案》《全市穩外貿攻堅行動方案》等文件,通過組織企業參展參訓、兌現惠企政策、提能對外平臺等舉措,不斷優化服務,助力企業開拓多元市場,降本增效。
內通外聯,奮楫爭先。荊門正以更高效的政務服務支撐外貿主體發展,以更充沛的動能助力本地經濟含金量不斷提升,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建強平臺,加速提升樞紐“支撐力”
作為全市國際物流核心平臺和進出口大宗貨物集散樞紐,荊門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下簡稱“荊門B保中心”)不斷拓展服務功能,吸引6家物流企業落戶,服務企業超過100家。2025年1—4月,荊門B保中心一線進出口貨值8.18億元,同比增長93.6%,在全國85個同類保稅中心中排名第18位,居全省第一。
荊門保稅物流中心 市商務局供圖
圍繞本地優勢產業,荊門海關在園區內創新實施“集中檢驗+分送集報+分批出區”等監管模式,實現服務“全天候”、貨物“零滯關”,荊門B保中心聚焦“保稅+新材料”“保稅+磷化工”產業鏈協同,針對格林美新產品硫酸鎳進入保稅物流中心倉儲需求,為企業新增2500平方米倉儲區域。首單1200噸產品將于近日入園倉儲。
國際通道也日漸形成立體化格局。自2021年2月荊漢(歐)國際物流班列首發以來,我市陸續開通中歐(長城)班列以及荊門至廣州南沙港、荊門至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線路,逐步構建起“三向拓展、鐵海聯動”的國際物流格局。2月22日,荊門至深圳鹽田港通道實現首發,進一步織密國際物流通道,為我市外貿企業開拓歐洲市場提供便利。1—4月,共通過5條國際物流線路發送內外貿貨物2831個標準集裝箱,其中外貿貨物1162個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69%。
市商務局分管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立足新能源、新材料優勢產業,提升保稅功能和口岸經濟新業態,同時,構建多式聯運新格局,高效運行現有國際物流通道,整合外向型平臺資源,優化多式聯運模式,打造區域開放新樞紐。深化與港口集團、鐵路貨站等貨運樞紐合作,發揮優惠政策疊加效應,助力企業‘出海’降本增效。”
精準施策,提振消費市場“熱度值”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新春第一會”要求,市商務局專門制定了《2025年荊門市提振消費攻堅突破工作方案》,全力推動消費市場擴容提質。數據顯示,1—4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9.62億元,同比增長8.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消費活力穩中有升,亮點頻現。
中天街 資料圖
——“升級老地標+建設新場景”,營造沉浸式消費體驗。中天街、漳河萬達等商圈提檔升級,老萊子路、莫愁村等街區打造夜間經濟IP“夜品荊味”;民主街、東方百貨鳳凰廣場等新商業綜合體加快建設,培育城市消費新亮點。
——“線下熱點+線上流量”雙向融合,開展聯動促銷活動。圍繞“迎春消費季”、“三八”國際婦女節、踏青季等主題,舉辦2025全網網上年貨節湖北啟動儀式、春季家裝博覽會等促消費活動60余場次,商文旅融合打造“暖心高鐵季”等特色引客活動,發放“惠購湖北”春節、元宵零售餐飲消費券536萬元。“賞花季”電商直播節帶動本地農產品銷售額近2000萬元。
——“外部招引+內部培育”同步發力,打造荊門特色消費品牌。推進“首店經濟”,引入國際品牌落戶;推動“荊品優選”出圈,“風干雞”“矮子餡餅”等地標產品加速年輕化、數字化。打造“尋味荊門”美食名片,評選十大“楚菜荊味”,推出“一縣一宴席”,打響“煙火氣、厚道飯”餐飲品牌。
我市商務部門還從宣傳、審定、銷售服務等環節全鏈條推進“以舊換新”政策落地,截至5月25日,全市綠色家電12類共計銷售10.4萬件,銷售額3.74億元,參與用戶64621人。
展望下半年,我市商務部門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聚焦擴大開放動能、激活消費活力,統籌兼顧、重點突破、創新驅動,持續穩住商務基本盤,奮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荊門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