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抗戰中的武漢”走進今年高考語文卷
分享到: 發布時間:2025-6-8 14:58

字號: 打印 查看: 103

6月7日上午11時50分,來自武漢六中的考生陳俊浩歡快地走出武漢二中考場。他說:“閱讀材料里的史實直接與湖北武漢相關,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我當時就產生了強烈共鳴。在作文論述‘青年應該勇敢擔當起屬于自己的責任’的這部分中,我就采用了我們武漢、我們這座英雄城市的抗疫故事作為論述材料。”

據悉,今年全國一卷的高考作文題以老舍的《鼓書藝人》、艾青的《我愛這片土地》以及穆旦的《贊美》等三篇作品中的句子作材料進行寫作。陳俊浩說:“作文題目第一眼看起來沒有頭緒,但是當我重新讀了一遍前面的閱讀材料之后,其中的漢口逃難部分就給了我靈感。”

6月7日,武漢市第三中學考點,2025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后,考生輕松走出考場。記者 史偉 攝

作文題三段材料都摘自抗戰文學作品

“1938年夏,漢口戰局吃緊”——這是《鼓書藝人》這一章起筆第一句,接著寫道:“逃難者們擁擠在那條小江輪上,天上有日寇的飛機轟炸,江輪從漢口冒著危險沿江而上,經宜昌進入三峽,闖過一個個險灘激流。”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譚邦和介紹,高考作文題目給出的三段文字都寫于中華民族遭遇侵略災難深重的年代。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寫于1938年,穆旦的《贊美》寫于1941年12月,老舍的《鼓書藝人》雖然是1948年至1949年間寫于紐約,但這一段內容是寫1938年一位鼓書藝人帶家人登上民生號小江輪,在日寇轟炸下逃難重慶的艱難經歷。

譚邦和表示,武漢和湖北在那場戰爭中經歷了巨大的苦難,也為抗戰勝利作出了特殊貢獻。

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高三語文老師張靚認為,這次高考作文是歷史與現實緊密結合的愛國主義教育,很多抗戰歷史就發生在我們腳下,武漢是世界認識中國抗戰的重要窗口。

老舍和艾青1938年都在武漢

得知今年高考作文題目中有老舍和艾青的抗戰作品,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館長周靜表示,武漢是1938年“戰時首都”,全國文化界名人齊聚武漢,在中國共產黨的實際領導下,扛起文藝抗敵的大旗。郭沫若、茅盾、老舍等眾多大家都在武漢,將手中的紙和筆當作前線戰士的槍,成為抗戰歷史中的文化力量。所以才有老舍《鼓書藝人》中“1938年夏,漢口戰局吃緊”的表述。

艾青也在當時來到武漢,從事抗戰宣傳工作,居住在位于曇華林的武昌藝術專科學校。在那里,他創作了多首膾炙人口的詩歌。1938年10月,武漢失守。艾青和眾多文藝界人士一同撤離,會集于桂林。當年11月,他便寫出了這首廣為傳頌的名詩《我愛這土地》。

下午,在武鋼三中考點,等候孩子的家長周女士說:“我中午和孩子簡單聊了幾句,覺得他審題沒問題,作文的主題就是民族魂。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這個題目很有意義。我看網上說,閱讀題選用了老舍的《我為什么離開武漢》,高考卷出現武漢,我很驚喜,但也有點慚愧。說實話,我之前對這篇文章并不了解。陪孩子高考,家長也跟著一起學習。回家后我要把這篇文章拿出來好好讀一讀。”

周靜說,包括曇華林在內,武漢很多地方都沉淀著很豐厚的抗戰歷史、紅色歷史,同學們要多多走進博物館、紀念館和歷史遺跡,用心去真切感受這座城市的歷史內涵。

6月7日,武漢一中考點,2025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后,考生們大步走出考場。記者 胡冬冬 攝

英雄城市的精神在抗戰中就有展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高考試卷中重溫這段歷史,表明我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刻骨銘心,對國恥家仇不能忘懷,對犧牲的將士和死難的同胞追念不已,對世界和平孜孜不倦地追求。”6月7日,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嚴昌洪表示,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湖北武漢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用血肉之軀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段抗戰的歷史值得考生們重溫。

武漢保衛戰是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此戰后,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武漢和湖北在那場戰爭中經歷了巨大的苦難,也為抗戰勝利作出了特殊貢獻。

1939年1月,武漢林家大灣村民為反抗日寇暴行,擊斃兩名日寇,74名村民被日寇屠殺。自那時起,百余戶人家的村灣就走出近百位為國從軍的村民。6月7日,該村村民林燦送考時還特意與參加高考的孩子討論這道高考作文題,一起重溫了這段歷史。

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胡德坤介紹,1938年,武漢是全國的抗戰中心,全國文藝界人士會聚在此,動員全國人民奮起抗戰。

“當時的口號是‘保衛大武漢’,世界目光都聚焦于武漢。這段歷史,在全國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中都有著重要地位。”胡德坤說,在那時,“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精神就已展現,它是一股最頑強、最堅韌的抗戰力量。今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這段歷史進入高考題,“充分說明武漢在抗戰中的重要性”。

(長江日報記者楊佳峰 陳曉彤 覃柳瑋 實習生張匯)

(責任編輯:夢回吹角連營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隨州日報-新媒體矩陣
隨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博
隨州日報-人民號
隨州論壇-客戶端APP
隨州日報-視頻號
隨州日報-抖音號
隨州日報-企鵝號
隨州論壇-網易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隨州地區唯一新聞網站|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關于我們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鄂ICP備11004182號-2|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鄂網備421201|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722-3318927
郵箱635782607@qq.com
廣告服務電話: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兴化市| 崇左市| 武胜县| 育儿| 奈曼旗| 贡嘎县| 安多县| 泽普县| 洱源县| 荥经县| 通州市| 南漳县| 萍乡市| 溧水县| 古交市| 安徽省| 万载县| 新干县| 沧州市| 辉县市| 宝山区| 香格里拉县| 漠河县| 景泰县| 长寿区| 团风县| 定日县| 武强县| 明水县| 商都县| 虞城县| 巴彦县| 高青县| 滦南县| 大理市| 班玛县| 鄂托克前旗| 正定县| 天等县|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