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旅游景區。(陳明斌 攝)
屏山旅游景區。(楊順丕 攝)
鶴峰網訊(融媒體記者 劉心貝 通訊員 張敏)“人言此是桃源地,不信桃源如許奇。”300年前,容美土司貴客顧彩在《容美紀游》中激情揮毫,寫下傳世佳句。
青山依舊,綠水長流,如今的鶴峰,正以山水為墨,續寫著更加壯闊的生態詩篇——森林覆蓋率80.11%,林木綠化率88.66%,位居全州第一、全省前列;鶴峰縣共有旅游資源單體951處,其中特品級資源30處、優良級資源216處(五級30處、四級61處、三級125處)。
這座地處東經110度與北緯30度交叉點上的養生福地、詩畫之城,先后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國茶葉全域有機示范縣”“全國森林康養試點縣”等多項“國”字號榮譽,榮登“中國十佳詩意休閑小城榜”和“全國康養五十強縣(市)榜單”。
容美土司的興盛和富強,締造了鶴峰更加豐富燦爛的多民族文化。柳子戲、穿號兒、鶴峰四道茶、儺戲等民俗文化獨具風格,土家族打溜子(鶴峰圍鼓)、鶴峰儺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豐富的生態、厚重的文化,成為鶴峰將文旅產業作為支柱產業打造的資本和底氣:以“山水、康養、茶旅”三核驅動,“屏山-夜游容美-五龍山水-走馬木耳山-下坪留駕-木林子研學”特色精品旅游線路呼之欲出,以屏山、五龍山、木耳山和燕子鎮“三山一鎮”為核心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加快構建,鶴峰正成為令人向往的“詩與遠方”。
山水入畫屏 ——奇絕風光勾勒生態新景
鶴峰縣地處鄂西武陵山脈腹地,這里的一山一水都是大自然私藏的珍寶,等待人們去探尋。
屏山旅游景區被譽為“世外古桃源、中國仙本那”,清澈見底的河流宛如琉璃,船行其上,似懸浮空中。憑借一張漂浮船照片,屏山火爆出圈。
五龍山是鶴峰縣旅游資源最集中的區域,原始森林覆蓋率高達90%,集峽谷、奇峰、溶洞、險灘、瀑布等自然景觀于一體,主峰海拔888.8米,5座孤峰如同巨龍盤繞,峽谷幽深,崖壁險峻,氣勢磅礴。山腳下,溇水河如一條玉帶,將奇山秀峰一線串珠,可謂“山山堪作畫,岸岸可垂綸”。每當夜幕降臨,溇水河與兩岸夜游景觀燈交相輝映,勾勒出如夢似幻、無與倫比的浪漫夜景。
近年來,鶴峰縣圍繞屏山景區提檔升級、五龍山生態旅游開發,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打造武陵山精品景區。目前,屏山景區已完成臨水體驗棧道500米及云罡安全棧道擴建工程,景區停車場已開工建設,8月底前可投入使用。著力打造的“五龍山水景區”包括懸空棧道、飛仙索橋、觀音洞、藍湖水上世界、民宿體驗街、懸崖酒店等景觀景點及配套設施,一期總投資4.9億元,規劃面積207.2平方公里,串聯五龍山文化體驗區與走馬鎮萬畝茶園,整合山地運動、峽谷溯溪、森林康養等多元業態,形成“水陸聯動”的立體游覽體系。
目前,溇水河山水世界項目(五龍山水景區)南渡江碼頭、江坪河碼頭主體工程已完工,4艘百人游船已進入電氣調試,20條電動竹排整裝待發,兩艘40客位的電力游船“云來號”“容美號”已完成試航。今年5月,五龍山水景區試運營。茶馬古道的云霧繚繞、五龍山的原始林海與溇水河的碧波倒影,如一幅美麗畫卷,隨著游船的前行,在兩岸奇峰幽境之間徐徐展開,游客置身其間,仿佛與自然融為一體。
從清代詩人顧彩筆下的“世外桃源”,到今日山水相融的“兩山”理論生動實踐,鶴峰始終在生態保護與產業振興的天平上尋找最優解,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康養織云錦 ——打造“康養+”產業集群
眼下,鶴峰縣燕子鎮綠浪翻滾。
燕子鎮位于鶴峰縣東北部,距離縣城16公里,森林覆蓋率83%,境內峰巒起伏,溪流縱橫,擁有“世界坡立谷、鄂西九寨溝”之稱的董家河和芹草坪等優質旅游資源。近年來,鶴峰充分發揮燕子鎮的獨特生態旅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避暑旅游、休閑度假等業態,構建以燕子鎮為核心的全齡段、全季候“康養+”產業集群,打造國際康養小鎮。
每年夏季時節,當鐵板燒的香味彌漫在空氣中、悠揚的土家山歌飄蕩于青山綠水間、精彩的非遺儺戲輪番上演、趣味農事競賽熱鬧非凡,平均海拔1200米、平均氣溫20℃的燕子鎮便成為游客們的避暑休閑樂園。在這里,他們不僅能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品嘗地道的特色美食,更能深度體驗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與之毗鄰的下坪鄉九蓮山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森林覆蓋率高達92%,依托“全國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的金字招牌,基地探索“森林+”模式,推進林業與旅游、文化、康養、度假深度融合,吸引更多都市人來此避暑療愈。同步配套建設了下坪鄉蛟蟬溪山水露營基地、白泉河沿線的農家樂與民宿集群、大路坪精品民宿群,與九蓮山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共同形成了“Y”字形的“康養+鄉村休閑旅游”格局,讓游客盡享田園棲居、康養之樂。
海拔1600米的芹草坪村具有發展冰雪運動的天然優勢,鶴峰縣規劃了4.5平方公里冰雪旅游度假區項目,計劃投資102億元,建設醫養中心、療養基地、養老社區、度假小鎮、地質公園等,努力打造國家級山水康養特色小鎮、漢渝蓉都市圈休閑后花園。一期規劃建設滑雪旅游核心區,包含游客服務中心、滑雪大廳、山頂餐廳、冰雪主題酒店、魔毯、索道等;二期規劃建設山地運動野營寨、親子游樂暢玩城等;三期規劃建設極限挑戰運動營、高山生態農旅園等。
茶香漫古道 ——續寫千年茶文化新篇章
鶴峰是“中國茶葉之鄉”“中國茶業百強縣”,鶴峰茶無疑是這片土地上最閃耀的名片。鶴峰茶入水杯,不僅香氣襲人,形態也美。
鶴峰現有茶園面積達38.81萬畝,居全省前列;有機茶基地認證面積10萬余畝。全年茶產量4.28萬噸,茶葉出口額居全省前列,是武陵山區最大的大宗茶原料交易集散地。
鶴峰茶,世界品。2024年,鶴峰茶葉出口量高達1.3萬噸,出口額達4621萬美元,茶香遠飄摩洛哥、法國、烏茲別克斯坦等20多個國家。
2024年第6屆“茶商大會”,成了鶴峰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高光時刻,共邀請國內外知名茶葉專家、國內外茶企代表等300余人,現場簽訂購銷協議13.64億元,其中出口購銷協議12.5億元。
一片小小的茶葉,不僅是鶴峰走向世界的使者,也是鶴峰萬里茶道的歷史見證。2019年,萬里茶道鶴峰段作為恩施州唯一一處推薦點,被成功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萬里茶道茶源地”申遺工作正穩步推進。
走進鶴峰,綿延起伏的茶園如一幅幅絕美的生態畫卷。走馬鎮木耳山萬畝茶園便是其中最驚艷的一筆。雨后清晨,層層疊疊的“茶海梯田”云霧氤氳,朝陽躍出山際線,給茶園鍍上一層神秘的金色,那磅礴而又細膩的景致,堪稱天下一絕。
茶旅融合的新篇章,也在這絕美的茶山風光里加快書寫——
目前,鶴峰已編制完成《走馬鎮創建省級旅游名鎮工作實施方案》《走馬茶谷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走馬國際慢城旅游總體規劃》等初稿,木耳山度假酒店已基本建成。以木耳山萬畝茶園為基礎,依托萬里茶道茶源地的深厚文化底蘊,構建茶文化綜合旅游服務體系,形成集文化體驗、茶園藝術、休閑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同時,推出“鶴峰茶區環游線”,串聯精品茶山和特色村落,通過修改完善鶴峰縣支持鄉村民宿發展的八條措施,推動茶旅沿線民宿產業增量提質和精品民宿創建,支持中營鎮大路坪村、燕子鎮石龍洞村、下坪鄉留駕村創建省級旅游名村。在這條茶香四溢的環游線上,游客可以棲居茶山民宿,用鏡頭捕捉那漫山遍野的翠綠與錯落有致的吊腳樓風光;可走進非遺工坊,親手制作手工茶,觸摸千年茶脈,感受鶴峰茶文化的深厚底蘊。
時下,宜來高速宣鶴段、鶴峰東段已建成通車,五峰段今年可全線貫通。屆時,鶴峰縣城到宜昌市區的行程將縮短至1.5小時。滬渝蓉高鐵鶴峰段項目已開工建設,2030年建成后鶴峰到恩施、宜昌僅需半個小時,到武漢、重慶僅需一個半小時。另外,巴張高速野三關至張家界段、鶴峰至張家界高鐵連接線項目正加快推進,內聯外通的大交通格局形成后,鶴峰將成為連接宜昌、恩施、張家界三個旅游城市和武漢都市圈、重慶都市圈的重要節點。
發揮后發優勢,發揚爭先意識。全力沖刺屏山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啟動五龍山水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推動芹草坪冰雪旅游度假區、木耳山旅游度假區建成省級旅游度假區,持續推進燕子國際康養小鎮建設,將容美城區建成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和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一個個目標已經錨定,一項項舉措謀定快動,“養生福地·詩畫鶴峰”邁向全國知名生態康養旅游目的地的步伐,正踩著時代的鼓點,鏗鏘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