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洪山鎮溫泉村“四輪驅動” 跑出鄉風文明加速度
分享到: 發布時間:2025-6-23 19:03
來自: 隨縣發布
字號: 打印 查看: 114

學習進行時

【五個支點】科創支點、產業支點、開放支點、生態支點、聯動支點。

傍晚時分,余暉為溫泉村披上一層金色的薄紗。古樹下,老人們搖著蒲扇,閑話家常;文化廣場上,孩童追逐嬉戲,笑聲清脆;蘭博園里,幽蘭吐蕊,暗香浮動;政治生活館內,游客駐足,聆聽過往……這幅恬靜的鄉村圖景,是洪山鎮溫泉村獲評“全國文明村”的生動注腳。

從黨建引領的凝心聚力,到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從文化浸潤的鄉風文明,到生態治理的綠水青山,溫泉村正以“組織強、產業富、文化興、生態靚”的四輪驅動,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揮灑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組織強村:黨建引領聚民心,共繪發展同心圓

“以前開會是干部說、群眾聽,現在是大家議、一起干!”退休村主任劉宗培道出了溫泉村基層治理的嬗變。村兩委始終堅持“群眾在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定期召開村“兩委”會、灣組會、場子會,將議事桌搬到田間地頭、農家小院,村干部與村民圍坐一堂,從環境整治到產業規劃,一件件梳理,一項項落實,民聲民意成為決策的“指南針”。

黨員干部帶頭拆除違建22處,帶動村民投工1500人次,清運垃圾4噸;通過“黨員聯戶”機制,70名黨員分包662戶村民,化解矛盾糾紛、辦好民生實事。

2022年夏天,村里計劃修建一條紅色旅游路,需要占用部分村民的自留地。起初有幾戶村民不理解,村干部沒有強行推進,連續幾個晚上的“灣組會”上,村干部耐心聽取意見,反復修改方案,村民最終被干部們的誠意打動,主動讓出了土地。

如今,這條寬敞的旅游路不僅帶動了村里的文旅產業發展,也成了村民傍晚散步的好去處。

“幸福食堂”的誕生是共謀共建的縮影。面對留守老人“吃飯難”問題,村“兩委”將閑置糧倉改建成“東方紅食堂”,既為留守老人提供平價餐食,又成為紅白事簡辦的示范點。

黨員帶頭捐款捐物,志愿者輪流幫廚,一碗熱飯、一碟小菜,暖了胃更暖了心。80歲的獨居老人王奶奶逢人便夸:“食堂的飯菜香,干部的心更親!”

產業富村:蘭香文旅兩相宜,鋪就綠色致富路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根基。溫泉村的“美麗經濟”,始于一朵蘭花的綻放。走進西游記蘭博園,一排排高標準的蘭花大棚整齊排列;大棚內,沁人心脾的蘭香撲面而來,蘭商老李正對著手機直播帶貨:“這盆‘紅草’是咱洪山的寶貝,養好了能值上萬!”老李曾以采挖蘭花為生,如今轉型人工培育,年收入翻了幾番。

蘭博園建成后,像他這樣的種植戶還有50余戶,帶動200余人就業,村集體年增收40萬元。

蘭花產業的興盛,串聯起溫泉村的文旅版圖。張體學紀念館的紅色研學、女兒國溫泉的氤氳霧氣、太和糧坊的咖啡香中品味鄉愁、香菇產業園的小香菇大產業,串起“賞蘭—研學——泡湯——購特產”的文旅閉環。“產業火了,錢包鼓了,日子更有奔頭了!”周邊一家吃上“文旅飯”的農家樂老板笑道。

文化興村:紅色記憶潤鄉愁,書香雅韻育新風

“這把銹跡斑斑的大刀,是隨西農民自衛隊抗擊敵寇的見證……”政治生活館內,講解員小劉的動情講述,讓參觀者仿佛回到烽火歲月。這座由糧站改造的“紅色殿堂”,集革命紀念館、鄉愁記憶館、文化禮堂于一體,成為溫泉村的精神地標。

今年3月,著名楚文化專家劉玉堂教授在村文化禮堂開講《追尋楚脈》,180余名聽眾沉醉于篳路藍縷、一鳴驚人的楚魂精神。不少村民感慨:“在家門口就能聽到省里專家的課,懂得了咱這方水土的文化根脈,以前想都不敢想!”

隔壁的太和糧坊另有一番古樸韻味——老廠房變身書香空間,村民和游客可以在咖啡香與書香中品味閱讀樂趣。縣圖書館的“相約鄉讀,閱來悅好”等讀書打卡活動定期舉辦,讓這里人氣爆棚。

“紅色溫泉村,鄉風創文明,我們在一起,就是大家庭……”在溫泉村,各家各戶的墻壁上都張貼著《鄉風文明倡議書》。

近年來,溫泉村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用新思想扮靚村容,用新技能武裝村民,用新風尚塑造村風。

村里組建的“百姓宣講團”,用快板、三句半傳唱黨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巾幗表率”“最美女兒”“星級文明戶”評選引發熱議;暑假托管班內,大學生志愿者教孩子們剪紙畫畫……

“積分兌換超市”里,大學生小周用志愿服務換來的洗衣粉、食用油,成了文明風尚的“獎狀”。“以前比誰家彩禮高,現在比誰家積分多!”村書記裴家新說。

生態靚村:清潔家園齊動手,綠水青山入畫來

清晨的溫泉村,薄霧輕籠,白墻黛瓦的院落旁,月季攀籬綻放。村民李叔手持掃帚,仔細清掃門前的落葉:“自家干凈了,村里才能更美!”

這份自覺,源于“清潔家園”行動的深入人心。黨員干部帶頭示范,村民爭創“最美庭院”,村里構建起“干部包片+黨員聯戶+專職保潔”的三級清潔體系,推行“日清掃、周檢查、季評比”制度,并通過“門前三包”“紅黑榜”等機制激發村民參與熱情。

如今,垃圾清運效率提升50%,村莊長效保潔覆蓋率達100%。曾經雜草叢生的衛生死角,如今變身花香四溢的小花園,村莊環境從“一時凈”邁向“長久美”。

“清潔積分”的創新實施,讓村民從“旁觀者”變“主人翁”——清掃門前道路能攢積分,參與志愿服務可換獎品,黨員干部帶頭清理衛生死角,志愿者沿路拾荒,連孩童都爭著撿垃圾“賺分”。

老黨員曾慶海笑言:“小積分‘兌’出了大文明,現在誰家院子不干凈,鄰居都要上門提醒哩!”連蘭商都感嘆“環境好了,游客多了,蘭花都長得更精神了!”。

洪山鎮黨委書記孫捷表示:“溫泉村用實踐證明,文明鄉風不是喊出來的,是黨組織帶著群眾,用務實管用的法子、持之以恒的干勁,一點一滴干出來的、創造出來的。”

從紅色基因的薪火相傳,到產業發展的交相輝映,從文化之花的悄然綻放,到生態畫卷的徐徐鋪展,溫泉村的蛻變是組織引領的合力、產業發展的活力、文化滋養的魅力和生態治理的毅力“四輪驅動”的生動實踐。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隨州日報-新媒體矩陣
隨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博
隨州日報-人民號
隨州論壇-客戶端APP
隨州日報-視頻號
隨州日報-抖音號
隨州日報-企鵝號
隨州論壇-網易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隨州地區唯一新聞網站|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關于我們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鄂ICP備11004182號-2|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鄂網備421201|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722-3318927
郵箱635782607@qq.com
廣告服務電話: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灵丘县| 赤峰市| 伊川县| 崇文区| 游戏| 康保县| 集安市| 铜川市| 扎兰屯市| 江阴市| 英超| 荃湾区| 炎陵县| 普安县| 胶州市| 长顺县| 扬州市| 南江县| 建瓯市| 丘北县| 兴化市| 婺源县| 会泽县| 留坝县| 高淳县| 肥乡县| 基隆市| 宁远县| 全南县| 淳安县| 永清县| 太原市| 乌什县| 陇川县| 秭归县| 富阳市| 江城| 资兴市| 如东县|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