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提顏值,優品牌,共富圈!全省“兩山”轉化示范地堰河村又有“大動作
分享到: 發布時間:2025-6-27 21:52

字號: 打印 查看: 95

“持續擦亮堰河香品牌,做大做強專業合作社,力爭2027年經營收入突破600萬元……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聯農惠農共富共享。”為全力支持全省“兩山”轉化示范地堰河村突破性發展,讓老百姓得到更多更大實惠,襄陽市谷城縣近日出臺《堰河整體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努力把堰河村打造成共同富裕先行區、鄉村治理示范區,爭當全國鄉村振興樣板。

聚焦“兩山”轉化示范地,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區

《方案》聚焦建設“兩山”轉化示范地,對標浙江余村,完善堰河村發展規劃。實施百日山及周邊生態修復和鹽池河小流域綜合治理,推進數字景區建設,開發特色文創產品,培育清吧、主題餐廳等消費新場景。

緊盯共同富裕先行區定位,實施農產品安全等級與規格認證,擦亮“堰河香”品牌;做大做強專業合作社,力爭2027年經營收入突破600萬元;與余村一起探索成立“共富聯盟”,探索聯農帶農發展新路徑。

錨定鄉村治理示范區目標,不斷豐富和深化村黨委、村委會、經濟組織“三位一體”,村黨委會議議事、村民代表大會定事、村民委員會理事“三會治事”,支部聯產業、干部聯項目、黨員聯農戶“三聯共建”相關工作機制,講好堰河人民30年如一日踐行“兩山”理念的奮斗故事。

谷城縣要求12個鄉鎮(開發區)重點確定1—2個基礎條件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村(社區),全方位開展“學堰河、趕堰河、超堰河”活動,在富民產業、和美鄉村、基層治理和組織建設等方面加快發展,培養一批“閔洪艷式”的農村黨組織書記、誕生一批“堰河式”鄉村振興示范村,助力全縣鄉村全面振興。

從窮鄉僻壤到生態惠民,從貧窮落后到富裕安康,從綠色立業到全面振興,一幅中國式現代化農村新圖景正在這個小山村堰河呈現。全國各地來學習取經者接連不斷,可謂“借得春風帆正勁,贏來奮發好時光”。

此情此景,讓全國人大代表、堰河村黨委書記閔洪艷感慨萬千:“走綠色路、吃生態飯、掙環境錢、發旅游財,咬定青山終不悔,踐行‘兩山’好理念,是堰河之變的根本路徑;堅定信心、秉承公心、治理用心、凝聚人心,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則是堰河之變的根本保障。”

30年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在浙江余村誕生。如今,湖北確定的“兩山”理念轉化示范地堰河正踔厲奮進,用實踐自信詮釋理論自信。

鼓勵多業態共融共生,營造創業創富好環境

“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堰河,只有“巴掌田”和“雞窩地”,村民“吃糧靠供應,用錢靠砍山,住房干打壘”。

1992年,29歲的閔洪艷走馬上任后,帶領干群用鋼釬、八磅錘,在石渣土上鑿坑,放下一棵棵茶苗、樹苗。從幾十畝到上千畝,現在2.1萬畝荒山披上了綠裝,其中茶園1200畝、經濟林3000畝,森林覆蓋率達81%。

一片葉子“救”活了一山洼的人。堰河把茶葉作為根植性的主導產業,推行有機無公害種植管理技術,不斷叫響“堰河香”品牌,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40%以上。

“光品質好不行,還要走遠門、提身價、賣得俏。”閔洪艷說,堰河以綠色打底,生態做支撐,成立生態旅游經濟專業合作社,開啟了多業態共融共生的經營模式,不僅賣茶葉,還銷售炭灰雞蛋、臘蹄子、木耳、香菇、野蜂蜜等土特產,統一定價,不欺客、不宰客,以誠信贏得天下。

在堰河,“兩山”理念已扎根人民,干群一心,鉚足勁推動鄉村旅游實現大發展、新突破。

作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堰河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引入社會資本,新增了山野農場主題樂園,還將開發堰河漂流等讓游客親近山水、體驗感十足的新項目。厚植傳統的、鄉土的、智能的特色元素,繼續完善民俗園三期個性化場景功能,推行咖啡館、音樂酒吧、優品家居等更多新潮生活方式,為鄉村旅游注入新活力。2024年,堰河村接待游客80多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過億元,村民人均出收入達3.8萬元。

今年,堰河村又投入800萬元升級改造茶園,釋放更大潛能;投入2000萬元優化配置旅游資源,振興文旅產業;出臺鼓勵措施,全力營造創業創富環境,讓更多返鄉青年、外來人才在堰河聚集,激活鄉村新業態,培育鄉村新希望。

幸福不是獨木橋,7個鄰村加入“共富圈”

在堰河,幸福不是獨木橋,而是“眾人撐篙好渡船”。共享發展成果,冷庫有了“溫度”。村民李光超為方便經營,建起了一個可裝約15噸貨物的凍庫。而就是這個投資3.2萬元的凍庫,李光超卻給鄰近的8家村民免費使用。

堰河專設“兩山紅利卡”,讓發展成果人人享受。“當初我們入股2000元,按比例分紅,目前已經連續拿十幾年了。”村民蔡恒敏說,村里成立的合作社就是為大家謀福利的,每一戶都是股東,即便沒有收入來源的困難人群,村里也無償配股,讓所有人有福同享。

村民趙玲玲的茶香酥糕點火爆出圈,制作需要人手時,不僅優先雇用本村村民,還帶動周邊群眾就業。謝灣街社區李長菊經常來幫趙玲玲做事,勤快能干,僅此一項,年收入達到3萬元。

如今,以堰河為核心的7個鄰村已經加入“共富圈”,統一“堰河香”農副產品品牌,新上深加工產業,共建共享停車場等旅游設施,讓鄉村發展迸發出勃勃生機。2024年,7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均突破20萬元。

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堰河人正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村里有金融、家庭有資本、戶有研(究)博(士)生、發展有產業、出行有房車”的目標,讓“山水變風景、資源變資本、農民變股民、產品變商品、‘兩山’變紅利、振興變高興”。

記者:童光輝,程備|通訊員:阮班明,馬金坤

編輯:劉惠 | 校對:程備

責編:童光輝 | 審核:廖雙來

(責任編輯:夢回吹角連營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隨州日報-新媒體矩陣
隨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博
隨州日報-人民號
隨州論壇-客戶端APP
隨州日報-視頻號
隨州日報-抖音號
隨州日報-企鵝號
隨州論壇-網易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隨州地區唯一新聞網站|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關于我們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鄂ICP備11004182號-2|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鄂網備421201|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722-3318927
郵箱635782607@qq.com
廣告服務電話: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川县| 库伦旗| 清水河县| 宁城县| 长治市| 诏安县| 高要市| 百色市| 天长市| 盐城市| 都兰县| 石门县| 图们市| 澳门| 巩义市| 罗源县| 宁波市| 邵东县| 延津县| 南雄市| 梨树县| 连云港市| 万载县| 东阿县| 吉首市| 奈曼旗| 左云县| 宝坻区| 威宁| 鄯善县| 许昌市| 泊头市| 牟定县| 通海县| 珠海市| 沙雅县| 禹城市| 水富县| 成安县| 濮阳市|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