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繪就城鄉共富新圖景——宜昌“村社共建”開啟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
分享到: 發布時間:2025-7-7 12:35
來自: 我的宜昌
字號: 打印 查看: 95

當都市遇見鄉村

田間地頭的時令蔬菜清晨采摘,中午就出現在市民的餐桌上;城里大學生化身“暑期導師”,為鄉村孩子打開知識之窗;閑置農房變身“避暑民宿”,迎來尋覓田園生活的城市家庭……這些生動場景,正是當前宜昌市創新開展村社共建的鮮活注腳。

今年以來,宜昌市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通過“聯村共建+村社共建”模式,推動城鄉資源共享、人才雙向流動、城鄉差距縮小,為城鄉居民帶來更多便利。

當都市的高效遇見鄉村的淳樸,一幅城鄉共富的新圖景正徐徐展開。這場跨越地域的“聯姻”,不僅優化了城市生活,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持久動能,書寫出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的精彩篇章。

夏日送清涼

“空房子”變成“后花園”

連日來持續的高溫天氣讓不少市民飽受煎熬,但在西陵區夜明珠街道平湖馨苑社區,年過七旬的袁奶奶卻笑逐顏開:“我們馬上就能去五峰避暑啦!”原來,該社區與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采花鄉栗子坪村開展村社共建,組織居民赴鄉村避暑,既為城市老人解了“暑愁”,又為農村閑置房屋帶來了“新客”。

作為榮獲“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稱號的平湖馨苑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超過30%。近年來,社區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此次避暑活動是又一創新舉措。

社區向居民宣傳“清涼一下”避暑活動。西陵區夜明珠街道平湖馨苑社區供圖

今年4月以來,宜昌市深入開展聯村共建活動。平湖馨苑社區與栗子坪村結對,社區黨委書記王洪攜手轄區單位宜昌弘洋康養有限公司負責人去栗子坪村調研后發現,栗子坪村這個藏在五峰深山中的“天然空調房”,平均海拔1300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9%,盛夏時節仍需蓋被而眠。村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與清新涼爽的氣候相得益彰,成為一處絕佳的避暑勝地。

社區和村莊攜手宜昌弘洋康養有限公司籌劃建立旅居基地,精心設計了“鄉村微度假”“農事體驗”“周末鄉居生活”等特色主題線路,組織了不少居民前往休閑體驗,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社區工作人員向居民宣傳避暑活動。 西陵區夜明珠街道平湖馨苑社區 供圖

隨后,雙方又“趁熱打鐵”聯合推出“村社共建·清涼一夏”活動。村民騰出閑置房間當民宿,社區組織老人前往避暑。消息一出便引發熱烈反響,目前已有30余位居民踴躍報名。居民袁奶奶高興地說:“那里空氣清新,還能現摘果蔬,我一定要帶孫子去住上一陣!”

栗子坪村村民王阿姨的丈夫和子女常年在外務工,聽聞消息后,她立即將自家三間空房收拾得干干凈凈。“一定要讓城里的客人們住得舒心!蓖醢⒁陶f。村黨支部書記馮美峰介紹,該村現有接待床位300余張,其中200多張是村民自營民宿。“這種共建模式實現了多方共贏:城市老人獲得避暑好去處,村民閑置房屋得到利用,還能帶動土特產銷售,真是惠民利民的好事!”

隨著首批避暑老人即將啟程,這場城鄉互動的“清涼之約”正譜寫著一曲鄉村振興與民生改善的和諧樂章。

“暑期娃”盼來

新老師志愿者帶娃

“小朋友們要記住,深水區域不能去!”7月4日,在西陵區窯灣街道茶庵社區與伍家崗區伍家鄉共和村的共建活動中,大學生志愿者賀梅英來到共和村,為40余名留守兒童講授防溺水知識。這堂生動有趣的安全教育課,標志著兩地在共建框架下探索出的志愿服務新模式初見成效。

大學生志愿者賀梅英為共和村的留守兒童講授防溺水知識。伍家崗區伍家鄉共和村 供圖

作為宜昌東部門戶的共和村,近年來發展日新月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解決務工村民的后顧之憂,村里聯合轄區早教班開設了暑期班為兒童提供托管服務。然而,隨著服務需求的增長,孩子們的不斷增加,暑期班的志愿者也面臨短缺的情況。共和村黨委委員陳莉在深入考察了共建單位茶庵社區后,發現該社區依托三峽大學開展的大學生志愿服務項目很有特色,正好可以優勢互補。

經過深入協商,雙方正式簽訂共建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共和村殘疾人服務中心將為茶庵社區殘障人士提供就業崗位,茶庵社區則組織三峽大學志愿者定期赴村開展服務。暑期伊始,首批大學生志愿者就帶著精心準備的課程來到共和村,為孩子們提供課業輔導、安全教育、心理疏導等全方位服務。

“這種共建模式實現了雙贏!惫埠痛妩h委書記陳世兵表示,“不僅解決了我們志愿者不足的問題,也為大學生提供了實踐平臺,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獲得了更專業的照護!蹦壳,該項目已被列入兩地民生實事重點推進清單,未來將在助殘就業、志愿服務等領域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

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雙方共建不僅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了新活力,也為構建和諧互助的人居環境探索出了一條可行路徑。

村社建市集

“菜園子”直達“菜籃子”

“這些農產品價格實惠,吃著放心,能在家門口買到,太方便了!”7月1日晚,伍家崗區伍家崗街道白馬山社區山水華庭小區廣場上,乘涼的居民們圍聚在當陽市王店鎮農副產品展銷臺前,一場特別的村社共建市集升騰起民生煙火氣。

晶瑩的紅薯粉條、新鮮的土雞蛋、顆粒飽滿的大米、醇香的菜籽油……市集上,來自王店鎮新店村、朝陽觀村、同心村的特色農產品琳瑯滿目,散發著鄉土氣息,村民的吆喝聲與居民的詢問聲此起彼伏。

王店鎮的紅薯粉條、土雞蛋、大米和菜籽油等土特產在白馬山社區山水華庭小區廣場展銷。 伍家崗區伍家崗街道白馬山社區 供圖

“過去農戶們的農產品只能拿到鎮上賣,銷量有限,現在通過社區市集拓寬了銷路,既豐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籃子’,又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碑旉柺型醯赕偨M織干事吳涵涵介紹,此次展銷的產品主要來自當地種植養殖大戶,也精選了部分散戶的精品,確保送到社區居民手中的都是放心菜、優質品。

市集的成功運營,源于村社雙方緊密攜手與資源共享:社區提供場地、基礎設施和管理服務,搭建起農產品“進城”橋梁;村鎮則充分發揮自身農業資源優勢,組織農戶提供新鮮商品。以此為起點,白馬山社區正與王店鎮各村謀劃土雞蛋定向供應社區幸福食堂,常態化設置展廳供居民了解農產品質量等信息,并打通線上采購渠道。

“我們將不斷完善市集的功能和服務,探索建立農產品穩定供應的新方式,讓居民買得更放心!卑遵R山社區黨委書記黎順洪表示,希望通過持續創新發展,讓村社共建市集成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為社區和鄉村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經銷商化身“維修工”

送服務下鄉

“洗衣機壞了快一年了,是志愿者上門幫忙修好的,沒花一分錢,感謝他們啊!”7月3日,秭歸縣泄灘鄉陳家坡村村民曾正社感嘆地說。曾正社提到的志愿者,正是“村社志愿者聯盟”成員,他們來自西陵區西陵街道石板溪社區,通過精準對接,幫泄灘鄉不少農村家庭的老人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

年過七旬的曾正社說,之前修洗衣機,需要請車拖到泄灘鄉集鎮或巴東縣城,車程要一個多小時。所以,大家電壞了就成了“擺設”,上門維修要幾百塊錢,買個新的又不劃算。

前不久,志愿者上門,曾正社的問題迎刃而解。“村社志愿者聯盟”成員喬清榮從事空調銷售工作,本身也是石板溪社區“喬哥匠鋪”志愿服務隊負責人,擅長各類家電維修。前不久,社區與泄灘鄉五個村實行村社共建,“村社志愿者聯盟”志愿者們隨村社共建團隊前往泄灘鄉各村,上門義務維修家電。

石板溪社區的志愿者們在泄灘鄉各村上門義務維修家電。 西陵區西陵街道石板溪社區 供圖

“泄灘鄉不少村屬于高山村,離鄉鎮家電維修點遠,維修成本高。家電壞了,老人只能放著不用!眴糖鍢s說,泄灘鄉志愿者前期收集居民家電維修需求,他和志愿者提前備好配件,依次上門維修,受到了村里老人們的歡迎。當日,“村社志愿者聯盟”為泄灘鄉各村村民維修洗衣機兩臺、冰箱一臺、電視機兩臺,并為多戶村民電視機配置萬能遙控器。

“村志愿者收集村民實際需求后,對接社區志愿者,由他們集中為村民上門服務。”泄灘鄉黨建工作辦公室的鄭光華說,村社聯盟志愿者活動是村社共建中的一環,幫村民解決了實際問題。

“與泄灘鄉5個村的村社共建不是簡單的‘拉郎配’,而是要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紐帶,打造村社利益共同體!笔逑鐓^黨委書記羅亞妮表示,村社共建以黨建為首聚合力,建立了“村社聯合黨支部”,推行黨員聯學、活動聯辦、難題聯解,壯大基層黨組織的“共融共建”核心力量。社區還發揮轄區資源優勢,以活動促消費。目前,社區正在探索“訂單農業”,對接居民需求,打通產銷鏈條,助力鄉村柑橘、茶葉等優質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等。

家門口授業

“手藝人”下鄉帶徒弟

“兩片花瓣重疊,串入黃色花蕊,一朵花便成了。”近日,在遠安縣舊縣鎮鹿苑村,來自西陵區葛洲壩街道錦繡社區“生態媽媽”創富工坊負責人覃莉及社區的手工達人們的到來,吸引村里的眾多女性前來圍觀“學藝”。

參與學習的村民們屏息凝神,模仿著、嘗試著,很快一朵朵色彩艷麗、栩栩如生、賞心悅目的手工絹花就躍然“手”上。

當日,錦繡社區的手工藝人不僅帶來手工花藝,更傳授了串珠工藝的精妙。村民秦大英難掩興奮,“以后閑時多做手工,還能添份收入,這手藝學得真值!”

以上生動的一幕幕,正是錦繡社區與鹿苑村等三村“村社共建”機制下“送技下鄉”的鮮活縮影。

村里的土特產通過社區渠道團購、直播熱銷進城。 西陵區葛洲壩街道錦繡社區 供圖

今年4月18日,錦繡社區與遠安縣舊縣鎮鹿苑村、董家村、龍泉村簽署“村社聯動、城鄉共建”合作協議。此次簽訂的村社共建合作協議是全市首份協議,涵蓋黨建共建、產業協作、文化惠民、技能培訓等多個領域。

自此,錦繡社區充分發揮城市資源優勢,多次組織“技能達人”深入鄉村,將手工花制作、串珠、繩結編織等實用技藝送到村民家門口,為鄉村增收開辟了新路徑。

錦繡社區“生態媽媽”創富工坊多年來聚焦低收入婦女、靈活就業婦女等的就業需求,通過手工制作、家政服務等創業形式,助力女性實現就近就業和增收。在與遠安三村“村社共建”過程中,通過送技術包教包銷,帶動該村及周邊董家、龍泉等村百余名婦女實現家門口增收。

“目前正共同策劃暑期研學活動,計劃開展自然觀察、田園采摘等項目!甭乖反妩h支部書記付煒煒見證了“村社共建”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改變:村民自養的鵝、雞、鴨,新鮮的土雞蛋、枇杷等,都通過這個渠道團購、直播熱銷進城。學生的采茶研學活動,更帶動了鄉村旅游的悄然升溫。

錦繡社區黨委書記邱敏對此也深有感觸,她表示,村社聯建的初心和目的都是服務居民、村民。村社聯動打破了城鄉壁壘,實現精準幫扶和聯系溝通。下一步,還將深入挖掘、整合雙方優勢資源,推動更多城鄉資源互補。

短評

建起城鄉融合發展的“連心橋”

車水馬龍的城市與炊煙裊裊的鄉村,看似兩個平行的世界,卻在城鄉共建的“化學反應”下,成為了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金鑰匙”。

在聯村共建和村社共建活動中,我市各縣(市、區)的社區與鄉村深度互動,煥發強大生命力,構建了城鄉資源平等交換的良性機制。長期以來,城鄉發展不平衡的一個重要癥結,就在于資源的流動不暢。而村社共建通過組織聯建、資源聯享、服務聯動,讓城市的資本、技術、人才等現代要素與鄉村的土地、生態、文化等傳統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村社共建正在重塑城鄉關系,讓城鄉居民都成為發展的參與者、受益者。城市居民在參與鄉村振興中獲得精神歸屬感,農村群眾在融入城市發展中提升生活質量。這種新型城鄉關系,超越了傳統幫扶模式,體現了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

實踐證明,村社共建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但也要看到,這項工作仍處于探索階段,要不斷創新合作模式,拓展共建領域,才能讓村社共建持續釋放活力,真正成為連接城鄉的“連心橋”,為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書寫新時代城鄉融合新篇章。

記者 崔艷華 鄧羽琴 陳飛 蔡昶 見習記者 聞珮淇

通訊員 周文倩 張媛 張峰 周春霞 祝莉莉 李莉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隨州日報-新媒體矩陣
隨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博
隨州日報-人民號
隨州論壇-客戶端APP
隨州日報-視頻號
隨州日報-抖音號
隨州日報-企鵝號
隨州論壇-網易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隨州地區唯一新聞網站|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關于我們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鄂ICP備11004182號-2|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鄂網備421201|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722-3318927;
郵箱635782607@qq.com;
廣告服務電話: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 菏泽市| 象州县| 辽中县| 潞西市| 乐业县| 乌拉特后旗| 容城县| 衡水市| 沭阳县| 黄山市| 彩票| 寻甸| 博爱县| 无锡市| 朝阳市| 高唐县| 达尔| 满洲里市| 乃东县| 普陀区| 太湖县| 新蔡县| 抚顺县| 望江县| 永和县| 汉中市| 温宿县| 瓮安县| 长宁区| 留坝县| 峨边| 昔阳县| 嘉禾县| 灵台县| 陵水| 邢台县| 文水县| 临西县| 宜川县|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