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更新為抓手,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武漢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釋放出一系列重要信號,特別是提出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我市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會議的決策部署上來,凝心聚力,務實篤行,為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貢獻力量。
人民城市人民建,必須一茬接著一茬干
交通是城市的脈搏。市交通運輸局建設管理處副處長劉為指出,過去十年,武漢聚焦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全力構建內外聯動的交通網絡。如今,13條高速入網、數十條國道省道交會,全市公路里程達1.68萬公里。四環線畫圓、城市圈環線貫通、都市圈環線開工,“七環三十射”高快速路網絡加速成型。
“交通建設的每一步延伸,都印證著‘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腳步。”學習會議精神,劉為更加堅定了要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的決心。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就是要精準對接市民對‘宜居’‘美麗’的期盼。”武漢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指揮協調中心主任周銳表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等核心思想,為武漢推進“四線一口”環境整治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線一口”環境整治提升涉及多部門、多領域。周銳認為,要精準對接“宜居”與“美麗”目標,必須強化系統思維和協調聯動,創新治理模式,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一茬接著一茬干。
擁有百年歷史的咸安坊,正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生動寫照。咸安坊運營方負責人、武漢華發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洪林說,華發花了超過8年時間,從歷史與傳承、保護與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現代化的商業手法對這座歷史建筑進行更新和煥化,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節假日單日客流高峰達8萬人。
“繡花”般的匠心獨運,讓“人民城市為人民”的諾言,在城市的角落悄然綻放。
江漢區漢興街道民航里吉年頤悅中心的幸福食堂,總是充滿歡聲笑語。中心負責人殷姍姍介紹,除了設有幸福食堂,這里還通過舉辦文娛活動、開辦興趣課程,豐富長者的精神生活。老人只需在小程序上一點,就可下單養老服務,專業團隊把助潔、理療、送餐等服務送上家門。
學習領悟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后,殷姍姍表示,這次會議為團隊下一步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聚焦老年人需求,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確保老年人獲得所需的各類服務”。
提升城市品質是關鍵,而非盲目追求數量
在武漢長墩堤社區,孩子們不再是旁觀者。作為武漢首批兒童友好社區,這里通過兒童議事會等形式讓兒童參與社區治理。他們設計的屋頂花園方案落地后,不僅提升了公共空間品質,也讓居民生活更美好。
“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這一目標,對我們社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東西湖區徑河街道長墩堤社區黨委書記熊峰坦言,下一步,將推動社區從“基礎服務型”轉變為“品質生活型”,創新社區治理是當務之急。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為我們基層治理指明了方向。作為社區書記,我深切感受到黨建引領是社區治理的‘根’與‘魂’。”武昌區南湖街道都市桃源社區黨委書記甘利蓉介紹,社區通過“暖鄰”志愿服務隊、“南湖大媽”巡邏隊等實踐,發揮黨組織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夯實治理基礎,讓社區更有溫度與活力。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著力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的任務,這為新時代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園林和林業局規劃建設處處長黃河表示,未來將以建設“百姓園林”為目標,努力為市民創造更多更好的綠色生活空間。
黃河認為,提升城市品質是關鍵,而非盲目追求數量。他透露,武漢將著力打造精品公園與智慧公園,完善特色綠道網絡,推進“花漾江城”營造花園城市氛圍。同時,深化公園開放共享,增設綠色驛站與科普活動,引導市民愛綠護綠,共同提升人居環境,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城市。
近年來,武漢文旅曝光度持續提升。長江燈光秀年接待量破千萬人次,“知音號”等長江游船名聲大噪,黃鶴樓公園成為央視春晚分會場,一大批優質文旅地標吸引海內外游客奔赴武漢,感受城市悠久的歷史文脈。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大力推動城市文脈賡續。這為我們加快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把武漢打造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增添了干勁和信心。”武漢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濤表示,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厚的文化資源。下一步,武漢文旅集團將持續挖掘長江文化、知音文化、楚文化等在地文化內核,提煉文化精髓,打造一批精品文旅項目,讓城市獨特的歷史文脈在保護和傳承中煥發新生。
城市更新不單改變城市面貌,更要推動城市發展更有“質”
15日,武漢市規劃研究院總體規劃所所長林建偉在學習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后表示,會議不僅準確把握了我國城市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更為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描繪了清晰藍圖。
“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發展更有‘質’的手段,但這一手段,不能僅僅是通過城市建設改變城市面貌。”林建偉認為,武漢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應當立足“一省會、三城市、五中心”的國家使命,通過構建現代化城市體系、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提升城市韌性等舉措,推動城市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在城市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會展業正成為重要助推器。武漢市會展行業協會會長張珺指出,近年來武漢會展業在規模、質量和國際化水平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華中國際車展等本土品牌展會已成為促進消費升級和產業革新的重要平臺。
“會議要求著力建設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我們責無旁貸。”張珺表示,尚格作為扎根武漢30年的會展企業代表,將持續深耕武漢市場,為推動本土會展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作為長江邊的環保志愿者,民間河湖長、環保志愿者徐建利特別關注了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部署。他說:“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著力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鞏固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這讓我倍感振奮!”他表示,未來自己將繼續做好日常監測,用數據為科學治水提供支撐,同時通過社區宣講、校園科普等形式,讓更多人了解長江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城市發展不應是冰冷的鋼筋水泥堆砌,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詩意棲居。相信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實際行動,定能共同守護好武漢的碧水藍天。”徐建利說。